岫岩孔氏核雕形成于清代晚期,经历清末、民国、新中国以来的几个历史时期,始终以家族传承方式延续有150多年,自创始人孔继源起,到现在已相传五代。

孔氏核雕以精选的上好桃核为材料,进行雕刻创作。其初期工艺都是采用浮雕刻法,俗称“香圆子”,其法是保留桃核圆体形状,在表层浮雕图案,形成作品。至第四代传人孔庆名,发展形成了镂雕新工艺。在创作中基本不保留桃核原型,而是依据创作构思,掏空、刻掉原料中不需要的部分,保留下来的部分就形成完整的立体造型。方寸之间,运刀施艺,成竹在胸,颇见功力。

孔氏核雕以各种人物和动物为创作素材,尤以雕刻猴子最为精妙灵动。其单体作品有“观音”、“如来”等。群体造型有“群猴闹春”、“松鹤踏梅”、“哪吒闹海”等,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


上一篇:【传统技艺】岫岩面活制作(鞍山市)

下一篇:【民俗】岫岩满族婚庆习俗(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