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当地传统画法获市非遗

  2010年,北碚区政府授予复兴小学为农村教育特色岗位“线描画艺术工作室”。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欧兴德进入北碚区高端人才流动站学习,冒着寒冬酷暑,早出晚归。

  回校后,他每周组织一次工作室业务研讨学习活动,将学到的前沿教育理念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工作室研修教师。通过长期的传帮带和组织、引领美术教师团队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培养出了陈忠祥、肖一、牟佳和王世川4名区级美术骨干教师。

  经过欧兴德20来年不断的努力,对这一传统画法创新改良,终于在2011年成功获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李满天下学生画作飞出国门

  近30年的教学生涯,欧兴德桃李满天下。

  最让他高兴的是,他教过的学生有不少人回到家乡,与他一起并肩教书育人。“还有不少学生远在北京上海等地,从事平面设计等与绘画相关的专业。”

  他辅导的学生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的有400余人次,其中13件入选“北京奥运会”国际儿童画展,28件作品亮相“中国上海世博会”,86件作品应邀到香港展览。

  此外,学生们的作品还走出了国门,到国外展览,受到好评。其中有6件作品参加亚洲少儿绘画展,12件赴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交流。

  浙江、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20余个省市教育考察团到学校交流。同时,复兴小学还与香港、上海、广东等地60所中小学建立远程交流平台。

  线描画是农村学校教育奇迹

  欧兴德潜心研究出的农村儿童线描画,享有“天真寓平淡、素笔写乡情”的美誉,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

  教育部教师司王定华司长认为,“该课程带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缩小了城乡差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田慧生院长认为,“农村儿童线描画校本课程的建构让人很感动、很震撼、很惊讶,我认为这是农村学校教育的奇迹。”

  “现在农村都在开发,有很多农村常见的生产工具都在消失,我将在学校的空余地方,收集石磨、蓑衣、水车等承载农耕文化元素的物品,供学生们描摩。”欧兴德谈到了他的下一步打算,既要画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我要教孩子们绘画技巧,也要教他们用画纸,留住我们的乡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

  十九大后农村教育将迎来春天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他认为,“有质量”三字,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欧兴德欣喜地表示,教育从“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既是百姓的新期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不能让农村学生有美的缺失”这一观念,就是有质量的教育在实际中的体现。

  他认为,今后国家将更加重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相信未来,国家政策将会让琅琅书声遍布乡村,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上一篇:【传统技艺】新疆蒙古族奶酒酿造技艺(新疆维吾尔族)传承人:阿吉·几日格力

下一篇:【传统音乐】维吾尔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