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郁山擀酥饼制作技艺(重庆市)
2018-06-27 11:46
郁山擀酥饼--以工艺独特,取料考究精细,食后丹桂余芳,以香、酥、甜、脆、爽口而信倍青来。有名人食后曰:"食尽江南珍馐味,始知郁镇有擀酥"。1990年在四川省商业厅召开的国际食品展销会上评为"优质擀酥"收录《彭水优质农副产品集锦》。郁山擀酥饼,味美而纯真。郁山擀酥饼源于清嘉庆年间,由"严富春斋"名师研制而成。其秘方留传至今两百多年历史。郁山擀酥饼,近,酉、秀、黔、石、彭等地区名特食品超市均坐镇。远销,北京、武汉、上海、福建、广东等地。“郁山擀酥饼”于清朝嘉庆年间由我县郁山“严富春斋”创制,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一直保留作坊式手工制作工序流程,其特点是香、甜、酥、脆,是我县著名的地方名特食品。
“郁山擀酥饼”配料精致,做工考究,采用上等的面粉、饴糖、芝麻、黄豆、桂花等原料,经手工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从原材料到整个加工过程都未受到任何污染,属于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它的存放期在同类食品中算长的,春夏保质期3个月,秋冬保质期达到6个月。
郁山擀酥饼工艺是中华酥饼制作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在历史学、商品学、美术学、饮食文化等方面都要不可取代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但由于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在普遍推广科学技术制作名特产品的背景下,竞争能力较弱,加之制酥、制馅两个核心技术秘不外传,绝技有可能随着传人的去世而消失。
郁山擀酥饼是清朝嘉庆年间由“严富春斋”名师研制而成,其秘方流传至今已经200余年。
据传,自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以后,四川学政使每三年要前往酉阳主持考试一次,路过郁山时,郁山巡署都要具备佳肴相待。光绪中,学使吴庆坻路过郁山,侍者端上擀酥饼四个,吴学使吃了几个后,十分满意,席也不坐,把剩下的几个也吃了。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最后一任学使郑沅经过郁山,巡检署照例备上美味佳肴,席上还添了一盘擀酥饼,郑学使取用一个之后,赞不绝口。因为前后学使的推崇,郁山擀酥更日益蜚声于边区各县,每当达官显贵前来县署都先派人到郁山采购。解放前,民间订婚,如无擀酥作聘礼,多受非议,个别甚至为此好事告吹。因此,郁山擀酥经常供不应求。
民国时期,擀酥饼在郁山得到迅速发展,除严富春斋外,殷氏家族“凌鸿盛斋、段永顺斋”也学习研制擀酥饼。解放后,郁山区供销社建厂组织规模化生产,郁山擀酥饼的技艺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承。20世纪80年代市场放开后,郁山区供销社停产,随后冉隆权、罗登文相继去世,杜业德、殷勇等人又各自开设家庭作坊继续生产郁山擀酥系列产品,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