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青海坛城艺术(西宁市)(省级)
2018-06-27 11:33
青海坛城艺术是藏文化中一门独具艺术特色的文化遗产。坛城制作在青海地区分布广泛,以黄南州热贡坛城、海南州贵南县塔秀寺彩粉坛城、湟中县塔尔寺坛城、果洛州达日县德昂寺坛城等为代表。坛城制作过程中对结构、位置、长度等方面要求严格。
青海坛城艺术包括木雕、沙画、彩画、剪贴等种类,是藏族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宗教文化相融合的缩影,对于研究底蕴深厚的青藏高原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民俗、意识形态以及藏学中的天文、地理、历算、医学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万千繁华,不过一掬沙!作为藏传佛教中最独特也最精致的艺术,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这门精致绝伦的艺术历代相承,毫无间断。十一世纪,传入中国,保存至今。每逢大型活动,青藏地区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历经数日乃至数月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
坛城沙画极为秘密珍贵,传统上只在灌顶过程中开放给受法弟子看,后来才选择性的对社会大众公开。坛城的制作方式透过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构图井然有序,方圆相间,几何结构精密,俨然世界的缩影。手绘、铜铸、沙砌、木雕,各具特色。色彩绚烂缤纷,光华夺目,深具特殊的艺术魅力。通过构筑世界最基本的元素的沙作为绘画原料,难建而易毁,美丽而脆弱。
坛城是一个想象中的宫殿,如果把它称为画的话,它就是在平台上或正方形织物上的圆形绘画,多数坛城是用七彩的沙子或岩石粉末、谷物这些非永久的材料用手捻撒而成,过程有严格的规定和细节要求,结构、位置、长度、名字等关键的地方绝不能搞错,一般都是由经过训练的僧人执行,当然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坛城边上还缀有锦缎作装饰,坛城有各种尺幅,大的一米见方,更大的坛城有五六平方米大小,色彩鲜艳,像一幅平铺的挂毯,又似精美的建筑模型,堪称宗教艺术一绝。仪式结束后,坛城会被故意毁坏,这些沙会被打扫干净并且倒进附近的溪流或河里,因此说它几近于今日之行为艺术。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形态丰富,内涵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它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我省文化建设发展的重大课题,关乎着青海各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与情感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