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5月17日,重庆奉节县兴隆镇山区的早晨,大洞河河水潺潺而下,浅浅地铺在河床上,像一块绒布在微风下跳动。河床边,一条引流渠轻轻撕开这块“绒布”,水流被引到木质的水车上方,再哗啦啦地流下,推着木轱辘沉重地转了起来,再带动一个巨大的木槌高高抬起,重重落下,砸在扯碎的竹片上,发出一声闷响。

回龙村71岁的农民李世林,佝偻着背站在一旁,点燃一根香烟,神色有些惆怅。从李世林的曾祖开始,面前的木槌便是用同样的节奏抬起、落下,好像伴着时间的节奏,将锤下的竹片敲烂捣碎,再由李家人将他们变成一张张颜色发黄的纸张。150多年来,这都是一家人吃饭过活的技艺。

而今天,这样的古法却早已无法让李世林谋生。他做了几天的准备,为的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次拍摄。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要完成古方造纸全过程的演示。

上一篇:【传统技艺】胶东回水咸鱼干传统制作技艺(威海市)传承人:张智

下一篇:【传统美术】荣成渔家蛋雕技艺(威海市)传承人:于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