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传统技艺】羌湖贴花锻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光辉
2017-04-11 13:09
杨光辉,男,芜湖市铁画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现为芜湖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四大老艺人之一。
1932年出生于芜湖一铁匠世家,祖籍安庆枞阳,13岁拜在舅父、芜湖铁画老艺人储炎庆门下。
1956年储炎庆成立了“铁画恢复小组”,杨光辉与其师兄弟张春华、储春旺、严昌贵、张德才、吴智祥等人成为储老最早的弟子。在从事铁画技艺的同时,曾分别从艺于王石岑(国画大师黄君壁弟子)和申茂之先生(曾为画坛泰斗徐悲鸿的助手)研学中国山水画技法。
1959年,杨光辉参加制作人民大会堂的巨型经典铁画《迎客松》的锻制。
1958年《关山雪霁》首次由国家选送出国,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
1959年参加制作人民大会堂的巨型经典铁画“迎客松”的锻制。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担任芜湖工艺美术厂铁画车间主任,并于1983年创新成功锻制了第一幅全立体铁画《墨竹图》,使铁画从斋壁雅玩之物一跃成为装饰现代建筑和园林景色的巨型艺术品,一时名声大噪。
1983年出席全国民间工艺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民间工艺委员会委员。
1988年荣获国家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95年作为“东方之子”走上中央电视台屏幕。
2000年9月11日,我国第一幅彩色铁画《古凤》在安徽芜湖工艺美术集团问世,标志着铁画技艺取得了新的突破,是由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光辉制作成功的。
20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芜湖市的杨光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7年11月14日,由芜湖红花山集团公司总裁俞乃平创意,当代铁画大师杨光辉担任艺术总监,芜湖文典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承建的,堪称中国最大的坐屏镀金画仿毛泽东书《沁园春·雪》落户位于马仁奇峰的马仁山庄会客厅,景区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