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曲艺】福州伬艺(国家级)传承人:强淑如
2017-04-11 13:07
强淑如,女,汉族,福州市鼓楼区人,1969年3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伬艺第二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州伬艺,又名伬唱,是福建五大曲种之一,流行于福州市及闽侯、长乐、连江、福清等地,并传播到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福州华侨聚居区。福州伬艺以福州方言演唱,由单人或多人自拉自唱,偶有乐队伴奏,按唱腔曲牌可分为江湖本、歌本、逗腔本和小调唱篇四类,各自保存多种优秀传统曲目。
1991年,强淑如拜著名伬唱艺人陈润春为师,学习伬唱表演。1994年参加福州市曲艺团工作以后,她认真钻研伬唱艺术,在唱腔和表演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自弹自唱,表演细腻;说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并吸收评话、闽剧风格,使伬唱语言生动,情节动人。主要演出《别母梳头》《和尚娶亲》《珍珠塔》《淑贞哀史》《喜别棚屋》《开封府》《金莲花》《灶君报》《苏百万讨亲》《七遛八遛莫敌福州》《采莲女》等曲目,不仅深受群众的好评,而且多次获省市奖项。其中,2002年《淑贞哀史》获省中青年演员比赛铜奖,《喜别棚屋》获省曲艺节演员银奖、全国首届四进社区文艺调研铜奖;2007年,《开封府》获省推新人大赛一等奖和园丁奖等。
她热爱曲艺事业,热心传授技艺,培养伬唱艺术接班人。传授学生有郑怡、张翔、邓萍萍、谢秋萍、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