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庆演出剧场有限,剧场利用率低。据了解,重庆常演出剧场主要有重庆大剧院、国泰艺术剧院、川剧院等,除这三家较有名气的剧场,各区剧场数量较少。除重庆大剧院和国泰剧院,其他剧院和剧场的利用率极低,有的几乎闲置无人问津,这就造成了“有场地无戏演”的尴尬局面。二是设施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某些剧场由于常年闲置,其演出设施早已陈旧,灯光音效设备也快“退休”,老式镜框式舞台还有一个致命缺点:镜框式的舞台过大过高,这种形式的舞台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逐渐兴起的小剧场话剧了。因为剧场、舞台过大,就需要充足的演出场景和演出人员进行“填充”,成本增加。可目前小剧场话剧演出演员很少,基本只需5个人左右即可完成一场话剧,所以这么大的舞台并不适合小剧场话剧的演出,面对日渐火热的小剧场话剧,我市小剧场同样不足。三是政府投入较少。主要的传承人没有足够的资金发扬和传承民间传统戏剧,使传统戏剧濒临失传。

现今大多数戏剧大多老剧本的收集整理,很少注重剧本的再创造,严重阻碍了戏剧的发展。从演出剧目的数量、戏剧形式的多样性来看,我市的戏剧节与北京上海有着很大的差距。据统计,2014年北京全市130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24595场,比去年同期(23155场)增长6.2%。从2005年至今,上海的话剧观众每年以3万左右的数字递增,到2014年已经达到近50万的稳定观众群体。而我市的戏剧演出形式过于单一,只有话剧一种戏剧形式,且数量偏少。与北京、上海的话剧市场相比,目前重庆话剧无论是从演出数量、观众数量和导演演员队伍来看,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当北京、上海的话剧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重庆的话剧市场却进步迟缓;当北京、上海在话剧市场进行多方面尝试,荒诞话剧、魔幻话剧、都市轻喜剧、爆笑家庭剧等形式层出不穷时,重庆的话剧市场却鲜有尝试和创新。

上一篇:【传统戏剧】辰河戏(重庆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木腊庄傩戏(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