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綦江,素有“渝南门户”之称,这里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民间文化的宝库,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7个,其中,就有綦江横山镇的“昆词”,横山昆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横山昆词是苏州昆曲堂的传承与发展,早在明末清初,昆词已在四川、贵州两省流传,特别是原属四川省建制内的綦江、巴县等地农村尤为盛行。只要是遇到婚丧嫁娶或其他吉事活动,善吹打的昆词爱好者,便会邀约起来,欢打欢唱,逐渐形成了乐班,成为当地农村独特的人文风景。

虽然传承自苏州昆曲,但横山的昆词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与綦江本地土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本地民歌的精华,曲风类似于粗犷开朗的山歌风格,旋律流动摆脱了昆曲范畴,成为有别于苏昆和川昆的新型艺术乐种。

上个世纪80年代,昆词在綦江横山镇极为盛行,2009年,横山昆词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昆词乐班一般约7至9人合奏,昆词曲牌丰富,牌名繁多,是集吹、打、唱于一体的民间乐种。词曲内容多为表现孝顺父母、夫妻和美、祝福民寿、德报社会等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能够唱昆词的人已经为数不多,横山昆词已成为一种十分稀有的乐种。

上一篇:【传统技艺】 鲁西南织锦(济宁市)传承人:赵芳云

下一篇:【传统音乐】横山昆词(重庆市)传承人:张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