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巫 音(重庆市)
2018-06-23 13:24
沮水巫音是一种湖北省的传统民俗音乐。因沮水而得名,它是古楚巫音一脉相承的遗韵,依然保持着严谨规范的形式和奇丽诡奇的风格。由长号、喇叭、战鼓、边鼓、钩锣、马锣、包锣、引锣、镲子等乐器组成的吹打乐。因为喇叭比普通喇叭长而厚,发出的声音怪异,低沉郁闷,这种喇叭也称为巫音喇叭。“庄严肃穆、诡谲幽暗”的巫音,适应于祭祀、丧葬、朝山进香等活动。
巫音具有很高的演奏技巧,传统管乐用指头按音,巫音则是用手指二关节摸音,靠“嗯唱”传谱。巫音之乐,由于演奏技法特殊,赋予了各个乐音以特殊的韵味,有的艳丽,有的幽暗,有的深沉,有的飘渺,尤其是呜音、闪音、跳音更显特色。
呜音在一般的吹管乐中称为箫音,是筒音的超吹音,这里的呜音记作“5”(高音),用艺人的话来说,是逼出来的,此音清晰、幽暗、虚渺,似巫师吹牛角招神的呜呜声,使人听之肃然起敬。由于筒音的偏离(↑5),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一个八度的呜音亦具类似的特点,呜音在曲中的大量使用,更使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加之,闪音、跳音的配合,巫音就如轻云飘忽不定,又如寒气阴森袭人。
巫音艺人都怀揣绝技,必得学会偷换气。店垭巫音艺人张顺早说起他父亲当年吹喇叭,一口气吹了五里路,赌得一件虎皮背褡。后生李启华轻轻松松吹了十分钟,赢了一封万字头鞭炮。吹长号得有足够的内力,逢喜事,长号吹出“哈哈……”之声,叫你其乐融融,倍感幽默风趣;遇白事,长号吹出“呜呜……”之声,让你悲怆而泣,涌泉不止。
巫音曲调繁多,有长调短调之分,演奏过程中,打击乐手将马锣接连不断甩向天空,似飞蝶旋转,艺人稳准捉拿,调儿越长甩得越高,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叫人眼花缭乱。巫音还常常你吹喇叭我摸音,两支喇叭同时吹,交换摸音,这叫换拇眼,难度极高。
偷换气、甩马锣、换拇眼是吹奏巫音的三大传统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