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忠州吹打乐(重庆市)
2018-06-23 13:22
忠州吹打乐,是忠县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化风俗和民间艺术,常用于婚丧嫁娶、满岁做寿、造房上梁、升学参军、喜庆丰收以及每逢春节期间玩狮舞,耍龙灯、耍花灯舞热闹场面。
忠州吹打乐由大小唢呐、竹笛、二胡、京胡、鼓、大小钹和大小锣等6—8人组成乐班,演奏形式一般分为“大吹打”、“小吹打”和“轮吹打”三种形式。“大吹打”指的是唢呐、锣鼓等多种乐器同时演奏,适用于成亲拜堂和满岁做寿等主要热闹场面;“小吹打”指的是吹、拉、打、协同合奏,适用于上梁喝彩、闹洞房和酒席上菜等场面;“轮吹打”指的是唢呐和锣鼓轮流演奏。
吹打乐可分为牌子曲、调子曲和锣鼓曲三大类,每首器乐曲要一次连续演奏六至十八个段子,分别由三至六个段子组成一组,每组有钹、大锣、唢呐分别开头的段子多数是传统的,也有现代的。
演奏曲牌曲目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定,办“红”喜及演奏一些欢快活泼的曲牌曲目,如“大排朝”“老引子”“花癞子”“状元游街”“大舅公”“海棠红”“赵巧儿接媳妇”等;办“白”喜事,一般演奏一些节奏较慢且又伤感曲牌曲目,如“回龙宫”“正字调”“浪淘沙”“离娘调”等,这些曲牌多数为徵调式,或宫调式,或羽调式。
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有不同,演奏的曲牌曲目也有所有不同,但大多数是相通的,都是从吸收本地民间音乐而成。这些通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作和提炼打磨,结构完整、简炼鲜明、演奏形式多样的曲牌曲目,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于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吹打技艺,即使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忠州吹打乐也面临失传的窘境。如果你想去领略一下这种音乐形式的独特魅力,可以前往忠县拔山镇高杨村。在村里,有位从事忠州吹打乐30多年的老人,名叫杨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