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忠州石工号子(重庆市)传承人:任官兴
2018-06-23 13:20
“手摸石头脚踏沙,弯腰驼背把船拉;号子声声震天响,风里雨里把船拉;一颗汗水一滴血,辛苦挣钱来养家……”12月27日,在县城临江路,一位身穿藏青色棉袄的老人,两眼凝视着长江,饱含深情地演唱一曲悠扬的忠州民歌。
这位在江边唱忠州民歌的老人名叫任官兴,今年81岁,家住忠州街道郑公社区。22岁那年,他成了一名拉纤的船工,在风浪中讨生活的时候学会了忠州民歌。
“唱忠州民歌能够鼓士气、提精神、消疲劳。”任官兴说,唱忠州民歌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兴趣爱好,59年来他一直坚持演唱。
据统计,在忠县,像任官兴一样演唱忠州民歌比较出名的老人,60岁以上的已不足70人。2009年,忠州民歌这一源于民间生活,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艺术,成功入选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忠州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它源于周朝的“巴师歌舞”、秦汉时期的“巴渝歌舞”, 经唐朝的“巴人竹枝词”和清朝的“薅秧农歌”等演变而成,具有较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得到白居易等历代文化名人的推崇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