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有端午节制作佩带“香袋”的习俗。香袋又称香包,荷包,亦称香囊、佩帏、容臭等。香袋据说形成于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黄帝内经》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薰蒸法”。草药被称为“香草”,因而药袋便称为“香袋”。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袋的记载。

战国时期也有记载,到了明汉年代,未成年的男女都佩戴香袋。

到了唐宋时期,香袋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香袋里主要装的是香草。在历史演化中,香袋则演化为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互送香袋,姑娘出嫁也要扎几个香袋挂在帐勾上,以镇邪气。在上个世纪2、3十年代,民间绣制香袋十分兴盛,成为人们佩戴或馈赠的佳品。尤其男女间馈赠香袋使之成为爱情的信物。


上一篇:【体育与竞技】摔跤(哈密市)

下一篇:【民间医药】巴里坤汉族刮痧拔火罐法(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