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巫傩诗文(重庆市)传承人:刘期贵
2018-06-23 12:05
我5岁的时候,在教过私塾的爷爷熏陶下,熟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全家宝》等古书。70年代初,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家境清贫,6岁就学会了做家务、放牛和割牛草,7岁时,小伙伴们上学了,我哭闹着要上学,父母拗不过我,好不容易从亲戚家借了2块5角钱,让我走进学校,读书得来不易,我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勤奋读书,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列,尤其是作文,每次都被老师做为范文宣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人看好的“读书苗子”,初中只读了半年,13岁的我,就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了,用孱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良田百亩,不如薄技一身”,辍学后次年,为了生存,年仅14岁的我在父母的安排下,向当地一个有名的师公——刘后才师傅学艺。
我与巫教的缘份还得从1980年深秋的一天说起,那天中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正挑着一担柴往家赶,途经大院子彩二奶奶家门口时,堂屋里传来了抑、扬、顿、挫“叫菩萨”的声音。格外悦耳的声音马上吸引了我,我立刻放下担子,好奇地走了进去,只见一个60多岁,背有点微驼的老人正在“收惊”打卦,左打右抛,连续丢了十几个,一个阴卦总是打不来,我见状就大胆地对那位老人说:“老师傅,卦打不转我来打!”那个老人看着我这个胆大顽皮的孩子,好奇地上下打量了一下,望着我那活泼、天真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顺手把卦递给了我,我问要打什么卦,老人说要个阴卦,我毫不怯场,把卦往梁顶上一抛,只听“咣当”一声,正反分明的一个阴卦好似生成一般,老人仔细地看了看卦,拍着我的背,戏谑地说:“你比我还行,了不起!”这句表扬的话语,至今记忆犹新。无形之中就使我萌发了拜师学艺的动机。这时,在一旁观望的美婶娘不失时机地向老人推荐,您把这个‘贵妹几’(当地土话,细伢仔)带做徒弟吧。”老人一把正经地说“现在时局好了,香火多了,还正缺一个徒弟呢。看几愿不愿学?”我高兴地回答:“只要你不嫌弃,就一定跟您学!”通过一阵交谈,才知这位老人就是田心村全公殿的刘后才师傅。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法术强。临走时,他对着我的脸观察良久,最后说:“看你还像个师公相,学得出。”初次见面,师傅对我的言行举止看来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