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涪陵榨菜制作工艺(国家级)传承人:李文林
2018-06-22 15:09
2月9日,重庆涪陵榨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制作工作室内,李文林(中)和他的助手们按照传统工艺对完成压榨后的榨菜丝进行选拣。涪陵榨菜,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齐名,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
涪陵榨菜早在清代的文字中就有记载,2008年,国家将其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榨菜,从诞生之日起,天地和舞台就在方寸碟中。经过世代传承,涪陵榨菜仍鲜香嫩脆,“碟中之舞”背后,有着可贵的“匠人之心”。
48岁的李文林是涪陵榨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从18岁起他就在父辈的指导下正式入门学习这门手艺。从采摘青菜头、选菜开始,十二道传统工艺,每一道都有讲究,一吨鲜菜历经穿串、晾菜、下架、腌制、修剪、淘洗、拌料、装坛、封口等多道工序之后只能出产70多公斤成品榨菜;3个多月的制作过程中,每一天李文林都必须精心呵护。在李文林的眼中,“怕吃苦,腌不了榨菜”。李文林和制作传统榨菜的工具、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