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医药】梅花针综合疗法
2018-06-22 10:50
梅花针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著作《皇帝内经》的《灵枢 • 官针篇》里记载:“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皇帝内经》中的“毛刺”、“扬刺”就是将5—7枚缝衣针,依次等距离捆扎在一根具有弹性的木棍或筷子的一端,捆成一束,形似梅花状。医者右手握住针柄,在人体应刺穴位的表皮上浅刺,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祛邪扶正、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一百多年前,马文环的曾祖父马富堂在河北省用梅花针、拔罐、刮痧、外敷药等偏方治病。祖父马步豪也是用这种民间方法给家里人治疗,并传教儿子马致祥。马文环小时候经常看到家里人病了爸爸用自制的梅花针(即用几支缝衣针或针灸针绑在一起)浅刺,再拔火罐放血治病。主任医师马文环继承和发展马氏家传的医术,致力于外治疗法,尤其是梅花针疗法的医疗研究上。
梅花针疗法的治疗特点是:药物通过皮肤直接渗透到皮下组织,使很快药物直达病区,并在病区浓度最高。避免了口服药物要周游全身,到达病区药物浓度低,且对肝、胃、肾等脏器有损害的作用。并且外敷药无毒副作用,倍受患者的青睐。
梅花针疗法虽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却未被后代医家所重视,普查医著,对梅花针疗法记载甚少,濒近失传。回族的梅花针综合疗法是主任医师马文环挖掘整理几乎失传的梅花针浅刺疗法,把古老的针灸医术、外治疗法、现代医学与回医药学相结合,发展成一种新疗法—梅花针浅刺或加拔罐、中药外涂、外敷等综合疗法,属外治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疾病及世界性的疑难病“重症肌无力”等病症,均收到满意疗效。这些病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不理想,而且患者很痛苦。尤其“重症肌无力”,据有关资料,在采用胸腺切除术前,该病在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死亡率大于 30%,只有 39%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马文环在治疗实践中,另辟蹊经,深入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理论,她不但继承和发展了梅花针疗法之精华,也为祖国针灸医学的繁荣发展增添了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