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巴将军传说(重庆市)
2018-06-21 11:10
巴将军,名蔓子,东周巴国名将。其传说是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中心的巴蜀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文学重要遗产,历史悠久,传播面极广。
巴将军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四世纪晋代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其后各代都有相关记载。巴将军传说对于记录和保存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及民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传说以古代口头文学方式塑造的巴蔓子将军舍生取义、以头护城的艺术形象,长期来激励着巴蜀地区人民热爱家乡的创造激情,对当代人也具有爱国主义和忠勇气节方面的启示。
渝中区曾经是古代巴国国都,城内七星岗莲花池保存至今的东周巴将军蔓子墓,是巴蜀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1962年(直辖前)和2000年(直辖后),两次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因而渝中区也是巴将军传说的中心起源地,其民间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与现实依据。
巴将军传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当代的传承和研究也是不少佳作。包括故事、说书、小说、木偶戏、研究著作、论文、随笔、杂文等多种形式的作品都有对于巴将军传说的演绎和阐释。包括学者、教授、专家、作家、讲演人、说书人等,也以渝中区为中心,对该传说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研究和传承。渝中区及重庆市的新闻媒体也有以巴将军传说为内容的“巴渝文化”的解说与报道。2000年以来,巴将军传说还在网络等新兴媒体流传,使其影响进一步扩大。
巴将军传说的产生和传承经过了两千多年,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口头文学样式及地方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国民间文学传承版图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当代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及群众文化娱乐欣赏趣味的变化,以及老一代说艺人相继去世等,旧时以说书为主传承的办法不再适应当前形势,致使巴将军传说也面临濒危状态,亟须进行保护和抢救。对此渝中区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也为巴将军传说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制定了科学的保护和推广计划,可望在渝中区及重庆市继续传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巴将军传说入选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