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虎头鞋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避邪的功能。虎头鞋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它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要配线、刺绣、拨花、调针等十多种技法。颜色多以红、黄为主,虎嘴、眉、鼻、眼用粗线勾勒,夸张地表现出老虎的威猛。垦利县黄河口镇周刘村崔桂花就是制作虎头鞋的女能人之一。

1983年崔桂花结婚后,受第三代传人婆婆李桂荣的影响,开始对虎头鞋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婆婆对虎头鞋的制作以及剪纸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地也有不小的名气。在婆婆的熏陶和手把手的指导下,崔桂花的虎头鞋制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剪布——打浆——粘鞋底——沿边——纺绳——纳底——锤实——配线——绣虎头——沿鞋帮——上鞋——整形——打楦等都能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并受到了婆婆的认可,很快在当地也有了一点小名气。自1994年后,崔桂花对做虎头鞋更加着迷,同时,也对婆婆传授的制作工艺在很多地方提出了质疑,并对此进行了大胆改进。

进入2000年后,崔桂花随丈夫搬到了垦利县城居住,并依靠电脑合成技术对以前的工艺进行了新的改进,使之看上去更像一件工艺品。起初做了20多双虎头鞋,送到布鞋店代销,由于县城小,消费水平不是很高,所以销量不理想。之后,因女儿在济南工作,她便带上虎头鞋到省城去试试,同样找鞋店代销,并把利润压到最低,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崔桂花心里琢磨虎头鞋在民间有很长的历史,代表了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自己做的虎头鞋既实用又是工艺品,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何不到北京试一试呢,于是便带上了100多双鞋,坐车到了北京。当时,在北京大栅栏找了几家布鞋店和布鞋批发公司,以售后付款的方式试了试,结果回来不到十五天,北京的几家公司纷纷来电催货,并要求签订购货合同。接到来电后,她惊喜万分,心想自己的作品终于被人们认可,虎头鞋这门民间艺术也随之被广泛流传。2004年1月,崔桂花与北京的6家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同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聚鑫斋”商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富裕起来的崔桂花想到了姐妹们。从起初帮6个人解决就业难题,再到现在的百余人,帮姐妹们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她们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下岗女工……崔桂花按照她们的特长分配不同的工作,粗细搭配、各取所长。这样不仅保证了货源,又给姐妹们提供了一个就业增收的机会,可谓是双赢。从北京客户反馈的信息中得知,虎头鞋的销路一是国内各地客户;二是国外游客。大家开玩笑说:“虎头鞋走出国门了。”崔桂花对周边地区从事这一技艺的艺人进行了普查,了解他们的传承、制作、生产、销售等情况,以便相互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共同发展,力争将这门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使之发扬光大。2009年,崔桂花做的虎头鞋被垦利镇评为“民间手工制品”一等奖;2009至2010年期间作品被县文化馆陈列,并且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带头致富的典型被东营日报社、东营电视台采访报道。2010年9月获“建行杯”第八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银奖。2010年10月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首届山东手工艺大赛获三等奖,2010年虎头鞋被列为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传统舞蹈】威风锣鼓(东营市)传承人:安锡民

下一篇:【民俗】禹王庙会(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