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盐垛短穗花鼓(东营市)传承人:张秀芳
2018-06-20 15:11
“短穗花鼓”起源于明清时期,又名“打花鼓”,流传于广饶县和东营区盐垛一带。“短穗花鼓”原是旧社会流浪艺人借以乞讨谋生的民间艺术。
张洪祥、张洪果兄弟二人是短穗花鼓的第二代传人,从小就跟父亲张延水学习打花鼓。张延水在广饶、东营一带颇有名气,当时曾“拉大链”要过饭。张洪祥、张洪果俩兄弟在父亲的指导下,打鼓技艺不断提高,兄弟二人流浪北京乞讨时,同拜流浪在北京的艺人李明雄、李明珍兄妹二人为师,使之打花鼓的技巧日臻成熟。回乡后,张洪果又把这一技艺传给了他的女儿张秀芳,张秀芳从小就喜欢打花鼓,曾跟随父亲和伯伯外出演出,在父亲和伯伯的悉心教导下,张秀芳的“花鼓”越打越好。
1991年,张秀芳带着祖传的花鼓一起出嫁到东营区龙居镇的盐垛村,使祖传的花鼓艺术像粒粒种子一样播撒在东营这块沃土中。当前,张秀芳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关怀下,将祖传的短穗花鼓艺术正通过办班、授徒等形式普及开来、传承下去,2010年12月,盐垛短穗花鼓被我市公布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使流传三代的“短穗花鼓”代代相传,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