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长岛渔号(烟台市)传承人:朱大相
2018-06-17 16:07
81岁的朱大相是长岛渔号传承人,他介绍说,长岛在捕捞作业尚未实现机械化之前,渔民的帆船有风靠篷,无风全凭摇橹。当发现鱼群的黄金时刻或风暴来临的紧要关头,4人或8人同摇大橹。渔号的节奏铿锵有力,曲调苍劲浑厚,音程八度大跳,具有气吞山河之势。那裸露的脊梁,紫色的胸膛,粗壮的胳膊,有力的手腕,腿上暴起的青筋,全神贯注的眼神,全被这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的“渔令号”调度在力系千钧的绠绳和拨水推浪的橹杠上。
“渔号子牵着俺魂也连着俺的命啊!”一辈子钟情喊唱渔号的吴远鹏老人是长岛渔号表演队队员,他动情地告诉我们,渔家号子是长岛渔家乐人闯海斗浪的“生命进行曲”,渔民的闯海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适应海洋,而且要征服海洋,劳动的力度愈大、气氛愈紧张,愈需要强烈的行动节奏,统一全船人的意志。长岛渔家人长年闯海,在生产中演变出了“上网号”、“摇橹号”、“掌篷号”、“捞渔号”、“发财号”等20多种劳作号子,在喊唱形式上是“一领众和”,领者称“号头”,和者称“答号”。喊号时,渔民们全神贯注,所有力量用在一喊一腔之中,在无畏和坚定中张扬着胆略、信心和气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理念的提升,部分劳作型渔号如今逐渐更换了好多新词新花样,还上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但曲调依然那样引人入胜。在集体性劳动中和节日里渔民欢快地高声喊唱渔号,抒发情怀,凝聚精神,歌颂生活,那情趣就像一曲飘着海腥味的渔家‘信天游’。”吴远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