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莱州草辫技艺(烟台市)传承人:杨玉兴
2018-06-17 16:03
作为烟台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莱州民间艺人杨玉兴为莱州草辫技艺的发展耗尽了心力。
据杨玉兴介绍,莱州草辫技艺源于莱州沙河镇一带农村,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1918年,由莱州人生产的麦草辫工艺工艺品“沙河花”在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新中国建立之后,莱州相继建立了沙河益新草辫厂、掖县育新草辫厂,掐辫子成为当时莱州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杨玉兴对记者说:“我从七八岁开始学掐辫子,自己掐完辫子卖了钱可以买纸,学画画。全靠掐辫子买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或者供给孩子上学。”
不过,目前在莱州从事掐草辫的人已经很少了。“特别是80岁以上掐草辫的人现在健在的为数不多了,比较复杂的草辫现在更是没有几个人会掐了。再过几年这种最古老的民间掐辫子的传统工艺面临失传。”杨玉兴告诉记者。
在杨玉兴和一批老艺人的呼吁下,近年来,莱州市对草辫技艺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筹资30万元,用于西杜家、八里庄等村的草辫生产。同时还组织老艺人对喜爱草辫的年轻一代有目的地进行传、帮、带,力争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