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陇西方言(定西市)
2018-06-15 14:48
我国现代汉语方言,分南方和北方两大体系。北方方言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而南方方言较为复杂,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南北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迁,带去了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南方话中有很多方言跟北方(包括陇西)方言的一样或接近,如:
遭节地很=造业的很(武汉话):很可怜
霸着墙上=霸墙头(湖南话)=贴在墙上
穿孩(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穿鞋
上该(四川、湖北、湖南、安徽)=上街
在阿来(合肥、庐江)=在哪里
投到(皖北方言)=及至
嚣(淮扬地区方言)=薄(形容纸、布很薄)
高头(安徽、湖北)=上面
停当(皖北方言)=妥当、圆满
长虫(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蛇
碎娃娃(陕西、山西)=小孩子
尽四=紧自(山东济南话)=老是、总
一、陇西方言简集:
1、形容词语类
不当着:形容可怜。
喝冷冷的:形容人众跑得紧、急。例:跑的喝冷冷的。
吱哇哇的:形容吵。
喝闪闪的:形容晃动剧烈。
远勒滑里/远来胡哇里:形容距离远。
庆庆阁的:形容距离近。
二流打瓜/二赖八咭:过于随便、浪荡。
瓜急哩/瓜着哩:形容不懂事。
哈急哩:表示不满。
热来滑呢/热死啦/冷来滑呢/冻死啦:形容热极了/冷(冻)极了。
稠/稀来胡哇哩(稠/稀来滑哩):形容极稠/稀。
猴伞:不要这样。
格噔噔:打了个颤。
喝嚷嚷的:形容众多。
磕权权的:特别之意,如冷(冻、热、硬)的磕权权的。
苛其骂权:形容快速。
稀耸:形容不强/硬,贬意。
哈耸:形容很坏,贬意。
冷(闪)耸:形容不明事理,贬意。
麻缠(哒):形容不好处理。
一球样:形容差不多,贬意。
碎耸(货):骂小孩子的话,贬意。
碎碗(脚、娃):小碗(脚、娃)。
心疼的很:形容很可爱,漂亮。
雷堆的很:形容很脏。
哈的很:形容坏。
曰七溜鬼:不干正事。
五六不入:浪荡、不正经。
河里百水:做事不利索。
2、动词语类
咬牙权骨:说闲话。
讪贝人:议论人长短。
骗子手:欺骗人的人。
万串:说话罗嗦。
浪:闲逛。
燕气:人死。
搪搅:打扰。
喧荒:闲聊。
柳(舔)沟子:巴结人。
丢肫:打瞌睡。
哥估人:借势压人。
屈屈个:不要吵。
该气一犁地
3、名词
沛雨:暴雨。
热头:太阳。
火闪儿:闪电。
杠:彩虹。
结结儿:口吃。
多脑:头。
牙权骨:下颏。
框子:腮。
板颈:脖项。
胳夹娃:腋窝。
脚把骨:脚踝。
草腰儿:草绳。
胡基:土疙瘩。
葛胶或胶葛:有点纠缠。
烟洞眼:烟囱。
屎旁牛:蜣螂。
夜鸽子:鸱。
攒木虫儿:啄木鸟。
野跳子:喜鹊。
遽滤猫:松鼠。
哼吼:猫头鹰。
毅褛:山羊。
几胆、几块:多少钱。
推扒儿:烧炕用的工具。
港(gang)子:犁地用的犁。
粉架儿:制作土豆粉条的工具。
4、称谓语类
爱大/爱妈:爸爸/妈妈。
妗子:舅母。
尼姑子:信佛教的女性。
姑姑子:信道教的女性。
死狗:流氓。
要馍馍的:乞丐。
牙子:经纪人。
公家的人:吃公粮的。
5、感叹语类(非常吃惊或不满时表述语)
阁的天达达哟
阁那卦
达达哟
妈妈哟
上天哟
6、代词类
阁:我。
几:你。
曹:我们。
曹哈:咱们家。
牛哈(城)/交哈(乡):你们家。
制答:这里。
务答;那里。
阿时:是谁。
所逗(城)/涩蛋(乡):是什么东西。
阿们来:做什么哩。
7、遗失词类(现已不通行或即将消失的词)
爸爸:父亲的姐妹(姑),应当是羌语的揉合。
听差:机关当杂役的。
院扶:学校当杂役的。
待诏:理发的。
掌柜:掌管业务经营的高级店员。
二柜:权限比掌柜小能拿事的人。
当槽儿的:车马店当杂役的。
跑堂儿的:饭馆当杂役的。
车户:赶车贩运的。
脚户:赶牲口贩运的。
商户:地主老财。
财东:大商和资本家。
东家:雇用的人对财东的称呼。
店家:开旅店的。
相公:雇用的店员。
先生:雇用管帐的人/算命为职业的人。
稿爷:衙门六房的工作人员。
班上的:衙役。
总爷:头目。
司公子:跳神弄鬼为职业的人。
吃粮:从军。
赤脚医生:农村行医的人。
知青:参加上山下乡活动的城市青年。
二、陇西方言的发音特点
陇西受周秦文化影响最大,又与羌\戎\藏等为邻,相互错居,语种较杂。再者,城乡之间也有差异,因此归纳特点难免有些牵强,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我就陇西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归纳一下。随着近年人的流动增多,普通话的普及有很大提高,有些方言已经淘汰,语音也有很大的变化,在这里,四声不再归纳,前面为方言音,后面为普通话音,如规kui(方言音)-gui(普通音)。
1、陇西方言最明显的是以下几种韵母声母不分:
(1)“ai”与“ei”不分
(2) “ing”和“in”不分
(3)“eng”和“en”不分
(4)“un”和“ong”不分
(5)“l”与“n”不分
2、声母变化及声调明显变异最多,分别整理如下:
(1)声母“g”与无声母的变化,如:
爱gai—ai 安gan—an 熬gao一ao 袄gao—ao
讹ge—e 饿ge—e 欧gou—ou 恶ge—e
(2)声母“P”与“b”的变化,如:
拔pa—ba 伴pan—ban 鼻pi—bi
(3)声母“c”与 “ch”的变化,如:
柴/豺cai—chai 迟ci—chi 茶ca—cha
差ca/cai—cha/chai 馋can—chan
(4)声母“t”与“d”的变化,如:
稻tao—dao 读/独/毒tu—du
断tuan—duan 道tao—dao
(5)声母“q”与“d”的变化,如:
地/弟qi—di 碟qie—die
(6)声母“q”与“J”的变化,如:
犟qiang-jiang 妗qing—jin 局qu—ju
集qi—ji 贱aian-jian 就qiu—jiu
旧qiu—jiu
(7)声母“x”与“s”的变化,如:
俗XU—SU 宿XU—SU
(8)声母“q”与“t”的变化,如:
提/题qi—ti 天qian—tian 跳qiao—tiao
甜qian-tian 体qi—ti 铁qie—tie
(9)声母“c”与“z”的变化,如:
在cai-zai 造/躁cao—ZaO 坐/座cuo—zuo
损cuo—zuo
(10)“s”和“sh”交叉不分,如:
生/甥seng—sheng 梢sao—shao 诗/师si—shi
所shuo—suo
(11) “zh”一般发音为“z”,如:
宅/择zai—zhai 炸/乍/诈za—zha 站zan—zhan
之/只zi—zhi 志zi—zhi
(12)“l”和“e”的变化,如:
儿1-er 二l-er
(13)“1”与“n”不分,如:
奴lu—nu
(14)其它
规kui—gui 牛jiu—niu 女ju—nu
3、韵母变化及声调变化很难有规律可循,常见的有
(1)“uo”和“e”的变异,如:
科kuo—ke 课kuo—ke 乐luo—le 挪ne—nuo
(2)“ai”和“e”的变异,如:
客/克kai—ke 刻kai—ke 色/啬sai—se 核hai—he革/隔gai—ge 策/测cai—ce
(3)“i”和“ai/ei”的变异,陇西有裴与白不分的说法,如:
裴pi—pei 披pal—pi 壁bei—bi 眉mi—mei
卑bi—hei
(4)其它:
和huo—he 国gui—guo 痕jun—hen 横hun-heng
泪/类lui—lei 去qi—qu 他tao—ta 寻Xin-xun
药yue—yao 婿xi一xu 做zu—zuo
4、声母、韵母及声调全部变化的不作整理,仅举例如下: .
我ge—wo 容/荣yun—rong 眼nian—yan
下ha-xia 巷/项hang—xiang 物/勿ve—wu
涎han—xian 嫁sheng—jia 渭yu—wei
三、陇西方言顺口溜
牛的高的有掏的(你们的我们的有他们的)
曹哈来了掏妗子(咱们就来了他舅母)
交达交妈断死狗(你爸你妈追赶流氓)
牙子见不得要馍的(经纪人见不得讨饭人)
沛雨才气热头红(暴雨刚才过去太阳红)
讪呗人爱咬牙权骨(议论长短的人给说闲话)
长虫撵着邃滤猫(蛇追赶着松鼠)
野跳子攒着屎旁牛(喜鹊啄着蜣螂)
廓廓儿不利有葛胶(住的地方不吉利有点纠缠)
草腰儿能值几胆钱(草绳能值几块钱)
哈的勒抖卿是豪耸(怎么说不安份的不是好东西)
骗子手舔沟子跨展了(骗人的人巴结人放开了)
哥估颠山的没来偷(借势压离开出走的人没有道理)
混水草包半渐汉(头脑不清天才的无知的人)
屋里雷堆着阿门着坐(屋子里脏得怎么坐)
碎碗佐格子放阿答(小碗昨天放在什么地方了)
沛雨喝冷冷的吓死了娃(暴雨声音大吓坏了孩子)
庆庆阁的季就不言喘(这儿近的你就不说一声)
冬上冻的磕擦擦(冬天特别的冻)
夏天热得胡哇哩(夏天特别的热)
多脑板颈胳夹娃(头、脖项、腋窝)
稀耸犟耸一球样(不坚强的太倔犟的一个样)
暂严都谑务普通话(现在人们都话哪普通话)
娃娃问知叫涩蛋(小孩问这叫什么)
几阁曹暂都心疼(你我咱们现在都很漂亮)
不说普通话丘瓜叽里(不说普通话就是不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