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陇西云阳板(定西市)
2018-06-15 14:20
“陇西云阳板”是陇西民间舞蹈,形成和流传较为久远,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从传说中八仙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得名。长约三尺,宽二寸五,四片为一副,内贯铜钱,装饰有精美图案,拍击脆响,是表演者手持的道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陇西仁寿山举行万人朝山盛会,云阳板舞是朝山庙会的主要内容。陇西云阳板行进队列为:前导仪仗八面大旗,图案分别为龙、狮、虎、豹、日月、星辰、朱雀、玄武;中间为云阳板表演队八人两组或十六人四组作对称式挥舞行进;后为清光伞四大一小,旌幡八面和民间乐队;最后有绘制释迦牟尼佛像的巨幡一个和香炉、香案等物。民间乐队伴奏乐器以唢呐吹奏为主,配有钹、锣、磬等打击乐,音乐属典型的中国民间音乐五声调式,以徵、羽两调式旋法构成。云阳板表演队员排成双行,两人一列,随音乐节奏,大跨三步向前对齐,拍板举成“人”字形时,一足蹬空鹤立,接着大锣“咣”的一响,足即落地,板随之齐拍“啪嗒”脆响,节奏整齐,极有韵致,陇西云阳板的主要动作,由我国西部特有的民间单手鞭杆和双手鞭杆武术套路演变而来。“陇西云阳板”的流传虽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的祈雨仪式,但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现已演变为旱塬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另一方面作为节日文化,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云阳板活动的举行,起到团结民众,创造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