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民间布艺制作技艺(枣庄市)传承人:韩珍
2018-06-13 16:47
韩珍老人出生在峄城区榴园镇姬村,自幼受母亲的影响,练得一手好女红,剪纸、缝绣、裁剪、做灯笼、做面花等手工活样样精通。原本是家庭妇女的她,现在已经成为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被远邻近舍称赞为“巧奶奶”。过去没有缝纫机,人们身上的衣服鞋袜都是靠手工缝制,刺绣裁剪这些活都是必须掌握的,她从12岁开始就自己做鞋穿。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缝过虎头帽,但毕竟时间久远,没有了多少印象,她是从2000年开始大批量地缝制虎头鞋虎头帽的。老人的儿媳王红菊说:“婆婆70岁那年,我们带她去看民俗展,展会上有一顶虎头帽,很漂亮。当时我就问婆婆会缝吗,婆婆说只要有纸样,我就能缝出来。”后来没找到纸样,韩珍老人就看着相片,自己提了纸样,缝了一个虎头帽,别说还真有模有样。从此,韩珍老人一闲下来就缝虎头帽。
市中区文化馆馆长、文物民俗专家仇义对韩珍老人的作品申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注了莫大的关心,他告诉我们,在枣庄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是鲁南大地上的吉祥物。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受到枣庄人们的广泛喜爱。另外在枣庄,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从新生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开始,逢九天、十二天、满月、百日、周岁、两岁生日,就要给小孩送虎头枕,寓意为祝福孩子身体强壮且成人后像老虎一样威风。韩珍老人介绍说:“过去医疗卫生水平差,孩子多好生病,甚至活不长,大人给孩子缝制虎头枕,寓意孩子虎虎生威,健康成长。”
“除了虎头枕外,还要送虎头帽、虎头鞋、老虎挂件等等。”韩珍老人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这些手工艺品,凶猛的老虎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威武又憨态可鞠,据老人介绍,这都寓意孩子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活泼,也贴合了枣庄老百姓自古以来佑福祛祸的观念。过去,小孩子没有玩具,大人们为孩子缝制虎头枕,这种虎头枕有一尺长,实际上就是放大的布老虎玩具。孩子们玩够了,脑袋往老虎身上一倒,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枣庄有一句俗话:“七月做,八月穿,活到一百三。”说的便是布老虎风俗。据说,布老虎风俗清末就已经流传,送给新生孩子就是祝福健康成长。
韩珍老人介绍说,虎头帽很有讲究的,在虎头帽帽形上,男孩戴虎头帽,以祝愿虎头虎脑茁壮成长,女孩则多为莲花花瓣形的帽子,以祝愿其貌美如花。颜色上,男孩戴蓝色青色,女孩戴黄色红色。另外,根据中医药的知识,老人会在娃娃枕和老虎枕里放绿豆皮,用于清热去火,而过去人们会在娃娃枕和老虎枕里充填荞麦皮、锯末等这些东西。为了适应年轻人的审美习惯,韩珍老人还精心设计了别致的大虎头鞋,老人的儿媳王红菊说,这些大虎头鞋都是一些年轻的大学生买的,网上销售后收到很多好评,看了好评,自己很佩服婆婆的心灵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