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潘萨银花,今年70岁,是土生土长在小黄村的人。她嗓音好,高音、低音、和声、领唱样样在行,熟唱侗歌370余首,乐于传教下一代,是当地公认的德高望重的好歌师。
   潘萨银花从18岁开始义务传歌教歌,至今已有52年,门下的“弟子”达到1200余名。获得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原生态唱法进黔奖的“小黄十姐妹”,以及曾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的“小九朵金花”女歌队队员,大多是她的“女弟子”。
   现在,经潘萨银花教出来的年轻歌手有300多人在贵阳、杭州、深圳、上海等省内外的大中城市进行“文化打工”,专门演唱侗族大歌,每人月均纯收入3000多元,既弘扬了侗族大歌优秀民族文化,又实现了农民增收。
   由于没有进过学堂,潘萨银花所会的侗歌全部靠心记。为了把自己会唱的侗歌传承下去,几十年来,她坚持在家里开办歌堂,义务传歌教歌。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她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殊荣。她感到传歌教歌的使命更加任重道远。
   今年,在县“非遗办”的支持下,潘萨银花邀约村里几位老歌师,把她们所会的侗歌录了下来,刻录成光碟保存,以便让这些侗歌流传下去。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已经采取视频录音的方式录制了300多首,争取在年内完成。
  “国家把我当个民族文化传承人,我就得好好干。大家都喜欢侗族大歌,我自己也喜欢侗歌,只要活一天,我就一辈子传歌教歌下去!”潘萨银花高兴地说。

20144291601143250_DSC5391.jpg

出处:贵州日报

上一篇:【浙江·传统医药​】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国家级)传承人:冯根生

下一篇:【四川·传统舞蹈】得荣学羌(国家级)传承人:格玛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