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各个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社火大致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人们认为社火就是神灵的象征。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如今,随着娱乐成分的增加,社火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市级非遗:历史悠久、气氛热烈的武都区马街乡官堆社火

官堆社火以其古朴纯真和历史悠久著称,即继承了民间传统社火的精髓又融入了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官堆社火是包含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杂艺在内的民间娱乐活动。按传统习俗,在社火出发游演前必须在当地的庙宇(无量祖师爷或老爷殿)敬香、化马、放炮,唱上香的曲子,进行隆重的祭拜,祈祷来年吉祥安康、五谷丰登。

市级非遗:历史悠久、气氛热烈的武都区马街乡官堆社火

官堆社火种类很多,有锣鼓手、掌灯子、高跷、小跷、吉祥狮、神龙、神马、龙船、棍舞、路曲等,社火的脸谱也显得粗犷而豪迈,尽显官堆人民的豪爽和大度。官堆社火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思想,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即丰富了劳动人民农闲时期的生活,也是庆贺新春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社火表演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心愿。

市级非遗:历史悠久、气氛热烈的武都区马街乡官堆社火

社火在古典诗词中描述也是非常多的,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官堆社火与其他地方的社火一样,以其古朴纯真和历史悠久著称。官堆社火还是与古代的祭祀有关,据94岁的孙世华老人说,“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不可能理解,只能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渴望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便产生了官堆社火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逐渐形成。”

市级非遗:历史悠久、气氛热烈的武都区马街乡官堆社火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官堆社火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即逐渐更新、升华、完美的过程,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社火表演活动,即恪守传统的祭祀礼仪、又大胆创新,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使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日臻完美,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艺术光彩。每年春节,官堆人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数百人,包括高跷、锣鼓手、吉祥狮等。群众用爆竹迎接社火队伍,社火所到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响动、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上一篇:【传统美术】武都手绘(陇南市)(市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紫泥(陇南市)(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