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陇南成县流水席“九碗三行子”(陇南市)(市级)
2018-06-09 11:06
“九碗三行子”是成县特有的酒席方式,从明清以来就在成县各个乡镇一直兴盛流传,九碗三行流水席以九个碗摆放三行。注重食材新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又不铺张浪费,这种独特的酒席方式在细节上还有许多的讲究,是对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风民俗的继承和发扬。

“九碗三行子”酒席主要用于普通百姓人家的红白喜事,遇事的主人早早的准备各种各样的食材,村子里男人女人们都来帮忙,女人们按照厨师的嘱咐,摘菜、洗菜等等,院子里笑声盈耳,厨房里煎、煮、炸、烧,忙的不亦乐乎。
本着实用、节约、成席、成礼仪的原则,凉菜一般六个,四素两荤。两荤一为骨炸,一为炸鸡蛋疙瘩,两样皆每盘八个,按摆席口的每张八仙桌所能坐的人数为八人,人均一份,没有多余的。四素为两个洋芋丝,两个洋芋片,两个荤菜放中间,四个素放外边,对角而放。热菜不用碟子,皆用大海碗盛装。中间的一碗上层覆盖的是丸子,下层垫碗的为谝粉(粉条)其余的每碗上面皆盖着八片小孩巴掌大的肉片。各个碗里面肥瘦不一。垫碗子的蔬菜每碗不一样,分别为豆腐、干豆菜、萝卜、黄花菜等等。
“九碗三行子”、“一碗一样子”,上下首中间的两个为瘦肉,左右首中间的两个为肥肉。如果是白事中的三年纸或埋坟时,代劳的席则与一般的“九碗三行子”不一样,这时是每桌十个菜。十个菜要摆成“一座山”,丸子要摆到上席面前做为第一个菜,为山顶,其余的菜则以山腰、山底的方式跟在丸子的后面,按二、三、四的顺序依次摆放。这样的传统习惯以及作菜的方式味道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今天物质极为丰富的情况下,传统的“九碗三行子”似乎更有味道,有着浓郁的乡情在里头。
另外,为了表达主人的诚意,请厨师时都要带着三色礼品,并且还要有一定的礼仪。开席前主人给厨师行开席礼,礼盘置双数(4元、8元)礼币,毛巾数块,香皂数块,黄纸一叠、黄蜡一对、酒3杯,将酒奠于灶王爷,纸烧掉,钱收下,将贡饭置于礼盘(赎饭、利市)通用,利市即收钱后开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