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棺木彩绘技艺(兰州市)传承人:范新存
2018-06-09 09:59
范新存,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高中文化,兰州市西固区柳泉乡西坪村人。1964年至1969年在柳泉学校读小学,1973年高中毕业,自幼喜爱绘画,在叔父范有义、范有信的教诲下学习国画,有一些基础知识,1983年投师于安宁堡朱义祖门下,专攻棺木绘画。学艺20年间,跟随师傅东奔西走,挑担提箱,不论寒暑,熬夜磨练,不负师傅期望,继承了全部的绘画技艺。
一、汉民族的丧葬习俗,是以棺木土葬,被视为尊贵的高抬深埋,是后人对死者最为孝道的表现,流传千年,代代延续,形成了整套民俗规格。为老年人制作棺木,是做儿女尽孝道最基本的规矩,也有很多讲究。木质量高贵的是柏木,其次是松木,最差的是柏杨木,最忌讳的是柳木。谓之:头纱二榆三柏木,铁帮银盖豆腐底,亡人早日接土气。棺木的形状可分为“连身转”,也叫直子,“大寿材”,可用木料一立方至一立方二。宏厚大方,雅致美观。官宦人家还有棺外套椁的等,现在没有了。
二、大红棺材的来历。传说,彭泽,兰州人,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嘉靖时被削为平民,还分卒于家,葬于兰州上西园,乾隆元年昭雪,表毅。念其有功于朝廷,赏赐大红棺材,朝礼厚葬。自此,兰州的老百姓为怀念彭泽,逐渐将大红棺木普及到兰州平民百姓的丧葬仪式上,说大红棺木是彭爷给兰州人挣下的,所以在全国的土葬棺木中,唯独兰州有大红棺材。
三、绘画规格、图案。相传是从朝廷宫殿,寺庙变移而来,彩绘按照棺材的形体,来定图案,其程序是:第一步,木匠开卯按榫(俗称“木匠不开卯,画匠不上色”):第二步,打扫洗刷,灰泥砂磨,素构设图;第三步,和泥浮雕(白土、香末、浆糊、皮胶配合而成的泥料,雕塑前蟒后鹤,串花龙形体);第四部,彩绘、起膏粉、刷漆、描金。
四、彩绘类别。根据丧家的具体情况而定,按照已备棺木的规格确认,可分为年龄而画的如七十至百岁的,可画百寿图,但虽七十古稀老死,儿女全堂,而死者的父母尚在就不能画百寿图,意思是把百寿奉献给老人,画前蟒后鹤串花龙,老少不分。五十为壮寿,六十为花甲,多画前蟒后鹤串花龙即可。四十岁左右死亡者,宜画家里遗留少妻、幼儿,上有双亲在世者,可画海水朝阳,色调淡素。
画棺木还可参照死因及年龄,如:自杀、事故残死与正常死亡也有区别,棺头墨写“奠”字,后写莲花即可。不画前蟒后鹤,表示沉痛、悲哀。 画分三等,行话叫上五彩、中五彩、下五彩,按照丧家的人事情况和经济而定。忌讳讨价还价。在上述基础上,棺材绘画可分为:
1、大点金。亡人耄耋高寿,品行是德高望重,家道富有,儿孙满堂,棺质高贵,画大点金相辅相成,其图案是前蟒后鹤串花龙,前雕狮子后雕虎,特点是:全部浮雕、膏粉描金、层次立体、三蓝三绿,色彩分明。盖上画莲花宝瓶,盖边画二十四孝,棺头是雕寿星跨鹤两边塑金童玉女,手持供献。棺旁塑八峦敬宝,五彩座子海水朝。大盖下面有子盖七星床,边画“琴、棋、书、画",墨写“寿终正寝” (男),“寿终内寝”(女)。一般多写“身卧华堂”。亡人身背七星床,头顶月亮圆,谓之彩云托月。脚登莲花,谓之:后人年年升华,丹青描绘,团花相对,雍容华贵。 大点金的工艺之精,工序之多,用料之重,层次之繁,线条之细,配色之鲜艳是棺类彩绘之一绝。一个棺木的画工,集中精力,需要一个月时间,近年来没人提出过,濒临失传。
2、小点金,棺木形体与大点金的棺木相同,其画法主要的区别是半浮雕,如棺盖上的莲花宝瓶,盖边两面的二十四孝人物,均以丹青线条画,起膏粉描金代替浮雕,其它部位的雕塑,图案,彩绘工序与大点金相同。
3、前蟒后鹤百寿图,棺木形体是大寿材,适合画百寿图画法,将棺木两面的串花龙改为一百个形体各异篆书寿字,古朴典雅,素气大方,表示亡人福寿双全、满载而归。前蟒后鹤、棺头寿星驾鹤以及左金童、右玉女为半浮雕。其它部位与小金点的画法相同,较为普及。
4、五彩座子满天星,图案内容是:干桃石榴,金瓜佛手,四季花卉,百古香炉,五蝠捧寿,金钱吊葫芦,丹青勾勒,调色彩绘,膏彩描金。适用于五十多岁痛亡男女。但今人未曾提及要求,故渐而失传。
5、海水朝阳七星图:四十岁强寿痛亡或非正常死亡,或孤儿寡女家庭困难者,棺前墨写“奠”字,棺两边画海水朝阳映照,棺盖上 画七星图,流云散暮。
学艺从师,白行执业,30多年来的实践,遵循规格,研究调色谱系,掌握技法,在提高熟练的基础上,创新发明,增强观感,丰富内容,达到事主的赞扬。
一、前蟒后鹤串花龙,龙身的鳞片,原来用笔勾勒,点色层次。后来,试用葵花籽皮平插,酷似鱼鳞甲片,增强了动感及立体感。
二、前蟒的蟒头是纸壳预制的立体悬件,小弹簧插座,手触摇摆,为了增强灵气,用电池连两个闪光灯。珠装在两个眼眶内,闪闪发光,尤其在晚上,龙目放光,活灵活现,甚是好看。
三、棺木土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 进步,殡葬进行改革,人们的观念在改变,对老人重养轻葬,进行火 化,棺木殡葬,必将淘汰。火化需要骨灰盒,本人设想出30——50公分长的小棺材,按照大棺材的画法进行彩绘,以代替大棺材,也代替骨灰盒,被人们所接受,而且保留了汉民族热爱的大红棺材,保留棺木彩绘的艺术。
棺木彩绘,在发展改革中将保留下来,源远流长。清光绪年问,西乡新城川有一画师,名王大年,技艺高超,誉满金城,他有四大门 徒,即:刘、王、朱、陈,朱延魁是本人的表姑爷,将这门艺术传给其侄子朱义祖。本人投师朱义祖门下学艺,勤学苦练20多年,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南到临洮,西至青海,北去宁夏,东走定西,百里之内,活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