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闹年锣(邵阳市)
2018-06-06 13:53
“闹年锣”是绥宁县的苗族人民,为庆祝乾隆皇帝免纳绥宁苗米578石5斗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以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寨市苗族侗族乡、鹅公侗族苗族乡等为中心的广大苗族地区。
据《绥宁县志》《古苗疆绥宁》《绥宁县民族志·大事记》记载: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免纳城绥苗米578石5斗。缺衣少食的苗民兴高采烈,吹芦笙,跳多耶,敲锣鼓,表示庆祝,由此衍生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春节打闹年锣。
“闹年锣”是绥宁县的苗族人民,为庆祝乾隆皇帝免纳绥宁苗米578石5斗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以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寨市苗族侗族乡、鹅公侗族苗族乡等为中心的广大苗族地区。
据《绥宁县志》《古苗疆绥宁》《绥宁县民族志·大事记》记载: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免纳城绥苗米578石5斗。缺衣少食的苗民兴高采烈,吹芦笙,跳多耶,敲锣鼓,表示庆祝,由此衍生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春节打闹年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