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榆中青城刺绣(兰州市)
2018-06-06 12:01
历史沿革
青城刺绣起源于明清,盛行于民国和解放初期,日前仍在流行,是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工艺。扎绣和针绣均为古老的刺绣方法,目前仍在流传,现流行于该地区大概有扎绣挂件、绣花鞋、鞋垫、绣枕、绣衣、绣被等物件,被惯犯地运用于小孩满月、青年恋人互送礼物、老人做寿用寿屏、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等。
工艺流程
一、扎绣:
准备剁绣用的面料、各类丝线、绘制草图(花样)上绷架,最后进行剁绣。
特点:用剁针在面料上依次快速扎剁,修面有一定的厚度,等图案扎剁好后,用剪刀剪去表皮的连线部分,使绣如绒一般即成。
二、针绣:
准备好刺绣的面料和绣件,所用的各种色彩轻重不一的丝线+在面料和绣件上绘制花样——紧绷在绷架上——然后进行刺绣。
传统题材寓意及用途
恋爱定情、小孩满月、老人做寿、婚嫁用品——寄意喜庆、平安、吉祥、富贵、延年益寿、连年有余、趋利辟邪。
用途为生活实用及装饰功能。
材料、工具
剁针、绣花针、绷架、各色丝线、各种适宜刺绣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