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沿革

历史上,榆中北山是个游牧民地区。每年人们要从饲养的山羊身上梳下种类较多的山羊绒,按其颜色分为白绒、紫绒、青绒三种,其中以白绒用途较广,价值较高。
  榆中北山饲养的山羊多,为人民生活以及外贸出口提供了大量的毛绒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主要内容与形式

从山羊身上抓取下来的原绒,经筛选洗净,梳理才能成为纯净的山羊绒原料——无毛绒,再经过染色、纺纱、编织后整理等五十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各类羊绒服装。山羊绒产品制作时选料考究、工序严谨、工艺科学、检测严格。制成品外观流畅,做工精细,手感柔滑,纹路清晰,条干均匀,绒面丰满,色泽柔和,富有弹性。因此羊绒产品只要穿着洗涤方法得当,就不会缩水、变型。

民俗实物、资料

山羊绒是一种高级的毛纺原料,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我国利用山羊绒手工织出精致的披肩和绒衫,远销国际市场。目前,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山羊绒经水洗、拉毛染色、纺纱等加工以后,可以织成美观轻便的各种羊绒衫、运动衫、连衣裙、围巾、披肩、手套、袜子等。

相关的技术、技艺及知识

山羊绒由于其纤细,纤维短,强力不如羊毛等缺点,因此在穿着时,需要精心呵护,特别避免与硬物、粗布、化纤等衣物长时间磨擦。最好是贴身服用。尢其羊绒裤的穿着,不可强拉硬拽,做剧烈运动,以免脱套、开洞、起球。如发现脱套、开洞应及时修补,否则,会造成无法复新的缺憾。


上一篇:【传统技艺】榆中碾子(兰州市)

下一篇:【民间医药】兰州金忠奎与接骨续筋丹(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