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榆中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是一座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发展到今天,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而榆中古建筑模型的制作,据考亦有百余年的历史。它与兴隆山的古建筑有密切的联系,见县志介绍,兴隆山在晚清时期大规模的古建筑维修和拓建,这时期朱家湾有位木匠朱宗良参加了兴隆山的建设施工,之后他利用农闲时节在家中制作了大量的以兴隆山为建筑的模型,以便游客观赏。朱宗良以家族和师徒为传承脉络,把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给了他的儿子朱莱礼,朱莱礼又传给了他的徒弟金生仁、陈正宽、丁待明,他们又通过师徒关系传给了冯祖先、钱学仪。丁武明是由钱学仪以师徒为传承方式发展到今天。

工艺流程

模型制作程序:
1、绘制图谱和拍摄原建筑物照片;
2、竞选制作材料;
3、确定制作工具;
4、按比例加工模型的各个零部件,如:梁架、垂柱、斗拱、挂落、栏杆、雀替、掌拱、门窗等,一般零部件按5—6次工序完成。
5、组合安装;经过开铆、打眼,使用粘合剂等手段和材料,将制作好的各零部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模型。
6、彩绘;(一般情况不需要彩绘),有时根据古建筑平涂重彩的手段和方法,对模型进行彩绘。

相关材料、工具

以市场上优质上等的油松、核桃木、白杨木、高粱秸秆、现代装饰材料;以万能胶、木胶、铁钉、油漆等为辅助材料制作而成。制作工具:车床、锯子、刨子、凿子、刻刀、钻子、砂纸、钢丝锯等;

产品用途

古建模型模型的使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盆景、假山的装饰,古建筑工艺品赏玩,佛事活动及供奉神灵和祖先牌位等。

行规、习俗

1:有严格的家族和师徒传承关系。

2:模型尺寸大小与原古建筑成比列关系。

3:运用古建筑模型进行佛事活动及供奉神灵和祖先牌位及能体现本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又能对古建筑工艺品进行赏玩。

传承状况

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以家族师徒为传承脉络,目前,县文化馆给丁武明提供了制作场地,馆内设有陈列室,保存着他的许多作品和制作流程设施。由于榆中古建筑模型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来这里参观。


上一篇:【民间文学】崀山传说(湖南省)

下一篇:【传统音乐】八音锣鼓(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