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桃源木雕(湖南省)
2018-06-05 16:34
走进大河茶馆,精美的沅州石雕让人惊艳,各种文玩叫人目不暇接,而最让人叹服的是桃源木雕。茶馆包房内,摆放着几张桃源木雕作品:大件如床、柜、洗脸架等,小件如礼盒、酒坛盖、太师椅等。其中,一架潇湘八景拔步床,保存完好,雕功精致,在灯光照射下,镏金的大床金光闪闪,一派富丽景象。细看之下,一张床仿佛一个世界,床罩檐雕刻潇湘八景,山水舟桥之上,人来人往,渔人樵夫、隐士书生幽聚于此,烟雨,沅江,一派江南风光,令人神往。迎面两只凤凰展翅欲飞,那张开的翅膀、低垂的头颅,栩栩如生。而盛开的向日葵里,紧密排列的瓜籽,寓意为期待主人多子多福。床顶边,造型各异的鹤,随处舞动的松叶,合二为一便成了一句祝福语:“松鹤延年”。扶手雕成了小巧的寿桃,床脚边的主板上雕刻的刀马人物生动饱满,奔跑中的马,飞扬的战旗,把勇士征战沙场的场景刻画得荡气回肠,厮杀之声犹在耳畔。触摸这张两米多高的床,不能不惊叹桃源木雕的神奇之美。如此精美的桃源木雕大床,茶馆收藏了近30张,加上桃花源百床博物馆李安华女士收藏的100多张桃源木雕床,两者完整地展现了桃源木雕的魅力。
桃源木雕在业内又称“桃源工”。“桃源工”是集与建筑、家居、文化交往有关的石雕、木雕、刺绣、玉石雕等手工艺的简称,木雕只是其中一种。为何桃源木雕作品如此细腻精美?专家们认为,沅水上游的桃源县,这个因陶渊明而扬名的世外桃源之地,有着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自古便是常德古城的“物流中心”。“桃源工”的形成,还有一个独特的历史渊源,自唐以来,常德就是藩府之地,据史载,明孝宗弘治四年,明宪宗第十二子封王于常德,为修建王府,调集京城大批能工巧匠来常,也带来了豪华精湛的宫廷技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本地质朴大气的民间工艺相融合,便形成了精美细致与粗犷质朴相结合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手工艺,后人称之为“桃源工”。桃源山区丰富的木材资源为能工巧匠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加以民间对木质雕刻家具的需求,桃源木雕便成了“桃源工”的一朵奇葩。论者认为,桃源木雕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艺术价值的挖掘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
桃源木雕雕刻的主要内容包括风景、花鸟、人物、故事等,犹以表现喜庆、吉祥的牡丹、梅花、松树、喜鹊、笑佛等居多。如喜鹊从上往下飞,寓意为喜从天降;而猴子偷桃,则有封侯的意思。也有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郭子仪拜寿、秦观夜访苏小妹、踏雪寻梅以及三国中许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都在木雕中有所表现。这些雕刻人物生动饱满,故事情节刻画入木三分。而桃源木雕中的小件物品,如太师椅、梳妆镜、抬酒篓等,雕工虽不太多,但其精致程度也不一般。有的刻画梅花,仿佛那花儿还在枝头颤动;有的雕些瓜果,竟宛如真物,叫人叹为观止。大河茶馆收藏的桃源木雕作品有上千件,其中一件刚上架展示的木雕作品:雁顶荷花食盘,一只大雁收拢翅膀,头向上仰,嘴尖顶着木盘,盘上雕刻着盛开的荷花;黑色食盘不大,做工却十分精致。有趣的是,大雁张开的双脚却踩在一条盘着的大蛇上,蛇身的暗红色花纹清晰可见,蛇头用力向上,像是在用力挣脱大雁的摆布,整个食盘细腻而光泽感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