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陈如燕,女,汉族,福州市鼓楼区人,1948年12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第二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州评话是一种以福州方言讲述故事并有徒歌体唱调的说唱艺术,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其源可追溯至唐宋俗讲、唱经,以韵散结合、说表与吟诵相间的风格著称,道具以独有的击节间奏乐器单片铙钹为特色,行艺方式保留俗讲、唱经的仪式特征,表演内容除了历史演义、武侠公案等大书题材外,还包括烟粉、灵怪、传奇以及士马金革、发迹变泰等小书题材。
  陈如燕1959年考进福州评话协会,师从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陈长枝学习评话表演,三个月学完短篇现代评话《老渔翁歼敌记》和传统书目《孟姜女》。1960年福州市曲艺团成立,陈如燕进入该团后就开始登台演出,颇受听众的好评。1964年,陈如燕从书台走向舞台,与刘民辉合作开创了化妆对口评话的演出形式,说情、说味、说风趣,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创新。陈如燕颇得陈长枝流派艺术真传,书风端方严谨,刻画人物细腻,唱白清晰流畅,语言有书卷气和时代感,表情高雅利落,所讲演的代表书目有传统评话《贻顺哥烛蒂》《白猴告状》《孟姜女》等,新编对口双档评话《永久的思念》《智擒》《歌唱王杰》等,曾获福建省青年优秀演员奖、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举办的评话伬艺擂台赛“金钹奖”等,1996年当选为全国第四届曲代会代表。
  陈如燕担任团领导职务期间,也担当了带徒传艺的重任。她先后培养了评话表演人才刘春榕、季仁兰、陈明辉、傅乔丹、郑静等,他们成为曲艺界后起之秀,在省市曲艺比赛中屡获奖项,陈如燕也因此多次获得辅导奖和园丁奖等,为传承福州评话艺术作出了贡献。

640.webp.jpg

上一篇:【江苏·曲艺】扬州评话(国家级)传承人:李信堂

下一篇:【福建·传统戏剧】莆仙戏(国家级)传承人:黄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