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71岁的老人刘兰芳从小对面花就有很深的情愫,在老人的记忆深处,小时候捏面花,大人总是头天晚上就活好了面,第二天一大早就叫来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帮忙捏面花。
  刘兰芳:往年,捏那么多面人,把人急得,半夜就被大人叫起来了,捏上面人直到羊出坡的时候,大人、小孩齐上手。我们小时候砍的烧柴,把柴塞进灶坑里,拿嘴吹火,吹得流泪流的不行,站在锅台上闻见蒸面花的味道,气味都觉得特别甜。
  文化是相通的,除了捏面花,老人也经常剪纸、绘画。剪纸、绘画作品里的灵感,又都会运用在面花的创作中。在老人的家里,到处贴着剪纸,门上墙上,都挂着晒好的面花,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已经71岁了,眼睛也看不太清了,手也似乎没劲了,要捏出一个自己中意的面花,很费功夫。好在她经常参加当地组织的面花传承活动,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捏面花,甚至有人经常登门拜访,这让老人很是欣慰。
   2012年,刘兰芳被陕西神木县评为“神木面花非遗继承人”。每年,老人总是参加形式多样的面花传承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捏面花,是老人的梦想。

上一篇:【民间美术】佳县庙宇木雕雕刻技艺花(榆林市)传承人:康忠武

下一篇:【传统美术】靖边剪纸(榆林市)传承人:华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