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佳县庙宇木雕雕刻技艺花(榆林市)传承人:康忠武
2018-05-24 15:04
康忠武(探明),1949.8.11出生于佳县康家港村,200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佳县庙宇木雕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庙宇木雕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人类的生产艺术活动中,有其久远的历史。据考证,我国木雕历史可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现在流传下来的木雕,大都是明清作品,明清木雕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阔,技艺更加精深,非已往各代可比。
佳县庙宇木雕分布在佳县境内的所有庙宇中,但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历史价值尤以白云山古庙宇群最为重要,佳县庙宇木雕号称“陕北一绝”,是我国明代木雕的杰出代表。
白云山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陕西省北部,晋陕峡谷西岸,佳县城南5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山水相映,景色壮观,因山上建有道教名胜白云观而得名。白云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5年),距今已有404年的历史。白云山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区和道教名山,也是西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54座庙宇自成格局又溶为一体;99处古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湛。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白云山庙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古建筑群以砖木结构为载体。白云山庙宇木雕是白云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白云山建筑的每一个角角落落,题材有龙凤、飞禽、走兽、花卉、人物、吉祥图案及神话故事等多种多样。历代的建造师们,为了神的光耀,情有独钟,颇具匠心,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得天独厚、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旅游价值和研究价值。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一座珍稀的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