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汉中民间模板图画(汉中市)
2018-05-22 14:40
汉中年画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工艺品。年画来自汉族民间,被赋予了惩恶扬善、尊崇忠良、赞美勇武的主题,在为汉族劳动人民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起到了激励奋发的作用。始于清代中期,盛于民国初年,产地有汉中、南郑、洋县,城固等十余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汉中“庆福成(原为“永龙祥”),“永兴龙”、“福春成”、“和记”等九家画店。画店平时经营纸业,中秋节后生产年画,从艺者逾百人,印数达百万张。每逢腊月,画贩云集,畅销陕、豫、鄂、蜀、陇、青等省。
年画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的门画,用以辞旧迎新·驱邪纳福。如今,人们仍然保持着春节时贴门画的传统习惯来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求。直到六十年代,在汉中民间仍流行着画勇士以卫门户的古风,因此除门神(秦琼、敬德)和六金神(灶、财、仓、槽、井、土地)外,年画内容多取古代名将和神话人物。民间艺人很善于采用程式化的手法夸张武士勇猛威武的性格,以期邪恶生畏,人丁安宁。
使用不透明的矿物颜料是汉中年画的特色。艺人们在当地产的镇巴纸上,涂刷白土,胶水面粉的混合剂,制成洁白柔韧的“粉类纸”,在这种纸上印刷的色彩既浓烈、又沉着。印制过程:先副版(色版),后主版(墨版),依槐黄、章丹、桃红、苦绿、雪青、松烟等先浅后深的顺序印刷,使画面干净利落。这种严格的印刷顺序和矿物颜料覆盖力强有关。汉中地处长江水系,人文地理多江南风貌,而当地年画都沉雄粗犷具有北方气质,除了造型,特殊颜料和印刷技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汉中木版年画在“文革”中遭严重破坏,好在部分老艺人还健在,抢救回复汉中木版年画是当务之急。
汉中年画以门神和神像类为主,造型粗犷,动态夸张,脸部的刻画上具有浓郁的社火脸谱韵味。汉中年画现已仅存画版,年画制作已无人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