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爱美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广泛利用刺绣这门工艺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土家族姑娘,脚上的花鞋、花袜底,身上穿的花边衣、八幅罗裙,腰里系的花围裙,绣花荷包,头上扎的花头巾,哪里不是花花朵朵?还有被面、枕头、帐帘、门帘、床巾上面花纹图案,都是土家族姑娘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土家族刺绣,真是艺术宝库!

土家族刺绣历史悠久。古代巴人就有嫁布作为向朝廷交的贡品。《后汉书》载:“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氏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户出嫁布八丈二尺……”北宋时期,羁縻州的土官也以土布作为贡物,土家族的先民,在发展纺织艺术的过程中,很早就开始刺绣工艺生产。土家族刺绣种类多,用途广。小孩出生要做娃娃鞋、娃娃帽、娃娃兜兜、娃娃枕头。娃娃鞋不扎底,鞋面绣花。娃娃帽由多块绣花拼凑而成,有的还安上银菩萨,故称“菩萨帽”。花帽的形状有“狮子头”、“猫儿头”、“莲花瓣”。月娃兜兜有的绣花,有的绣动物图案,有的还绣上“长命富贵”等字样。娃娃枕,长五寸,高一寸,两头绣花,精致小巧,玲珑别致。成年男子有花板袋、花荷包。花板袋内外多层,表层绣花,可装钱、装烟、装小件物品。花荷包有方形、圆形或多层折叠。荷包绣花,很讲究图案设计,一般是“喜鹊闹梅”、“蝴蝶恋花”,有的绣上“吉祥如意”、“郎君如意”等字样。花荷包是青年男女定婚用的纪念物品。青年男子没有花荷包,就会被村寨里的人瞧不起。绣花也为青年女子传名,哪个姑娘心灵手巧,只要看她的刺绣就知道。

成年女子的绣花用品种类更多。从头到脚的各式穿戴,样样都有刺绣。其中最讲究的是绣花鞋、绣花巾。绣花鞋一般用黑布面做底,布料多用织贡呢,黑毕几。绣花用五色线,花样有栀子花、卷草花、牡丹花,大花瓣绣在鞋尖,枝叶花蕾绣在两边,红花绿叶,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袜底绣花图案最为丰富。常见的有万字格、回纹格、菱形格、梅花格、方块格等,花样百出,变化无穷。刺绣精巧的花袜底往往也是土家姑娘送给情人的礼品。绣花手巾有两种,大的用作头巾,小的用作手绢。花样有“老鼠娶亲”、“锦鸡闹林”、“孔雀开屏”、“双凤朝阳”等。

刺绣还广泛用于其它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如门帘、帐帘、窗帘、枕头、枕巾、床巾等。枕头的刺绣花样特别多,题材主要是花、鸟、禽、兽。1984年,宣恩县文化馆举办一次民族工艺展览,收集民间刺绣二百余件,其中一件“松鼠闹林”的枕头刺绣,毛绒绒的松鼠,绿茵茵的松枝,不论是质感还是艺术造型,都是一幅极高的工艺品。

刺绣还用于土老师和道士穿的法衣、法帽及宗教活动用的道具。土老师用的“百家信条”就是上百个信女绣的道具。刺绣品平时还作为礼物相互赠送。送月、祝寿,刺绣是最好的礼品。宣恩县文化馆曾收藏一件清代《百花寿字图》,1986年选送北京参加工艺展览,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好评。

土家人爱刺绣,死后还要带上几件刺绣走。土家人死了要穿“老鞋”、盖“寿铺盖”。老鞋要生前由亲生女儿做好试穿,鞋底、鞋面都要绣花,死者无论男女,穿的老鞋鞋面一概绣上莲花,花中有莲蓬,蓬中必须有莲子,穿上它后辈就能连生贵子,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民间传说,老鞋做得好,鬼差就把亡人背着去见阎王,以免把老鞋弄脏,玷污了莲花。反之亡人就被牵着走,吃苦受罪。寿铺盖要绣龙绣凤,表示吉祥如意,福至子孙。

刺绣也是土家人的交易物品,解放前,宣恩沙道、高罗、李家河几个集镇,一到逢场天,卖花鞋、花帽、花带、花枕头等刺绣品满街都是,几乎成了绣花街。如今土家刺绣作为商品在民间不复存在,但历史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上一篇:【传统戏剧】桥头杖头木偶戏(湖南省)传承人:赵子祝

下一篇:【传统美术】土家族刺绣(湖南省)传承人:张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