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唐山皮影戏(河北省)传承人:张兆祥
2018-05-22 11:18
张兆祥,男,汉族,1932年生,唐山市人,唐山皮影戏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飞刀影人张”。
他17岁拜师遵化县李素忱为师学习皮影雕刻技艺,1945年开办“影人张”店铺,专职从事皮影雕刻与销售,1966年进入唐山市皮影剧团专职从事皮影雕刻,1979年收柴广义为徒。1982年退休后收石盛田、李成义为徒,2003年他参与了唐山市博物馆历代影人鉴定收藏工作,2004年为唐山民俗博物馆皮影雕刻班学员传艺。
他全面掌握了唐山皮影戏影人的选料、设计、雕刻制作的全部环节,能熟记一棚影的1500个头茬、120身戳子(身子)以及场(即布景道具包括七桌八椅、八马一牛、刀枪剑戟、阁楼庙宇、花木等)。
他的雕刻的影人造型较过去更加细腻精美,头茬线条更加清晰优美,任务行当更加准确合理富有魅力,如眉眼之间着色断开,既使眉眼分明,又增加了弹性美,头饰既保持了传统优长,又使各种花饰布局、花纹样式鲜活多变。
他的雕刻刀法功夫过人,既继承发展了清末杨德生的刀法,又吸收了京剧服饰的特点,自成一路,他刻制的影人既美观漂亮又能灵活操纵,深得皮影表演者和皮影收藏者喜爱。
他勇于探索重视刀具的改革和制作工艺的改进,尝试使用医用手术刀进行皮影雕刻,用永凝漆代替桐油,制作放大的影人,以及把用毛毯吸水换成马粪纸等。他为了演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他特意制作的猪八戒影人嘴眼都能动。
他雕刻的影人代表性作品有《梁红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雕刻绘画相结合)、《鹤与龟》、《熊猫咪咪》、《打狼》等20多出戏。唐山民俗博物馆已收藏他刻制的影人30余身,手稿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