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吉隆县同甲(手镯舞)(日喀则地区)
2018-05-21 13:55
同甲舞是一种流行于日喀则西南部吉隆沟一带的民间舞蹈。每年的射箭节、望果节、日喀则新年、藏历新年等规模较大的节庆活动时,吉隆沟里的人们都会进行同甲舞舞蹈的表演。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在结婚时,也会请村里的人来家里跳同甲舞,一般会跳上三天,表演的时间是在晚上。
同甲舞又名手镯舞,属于自治区级民间歌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子,右手是尼式银镯,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
同甲舞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完整的表演结构,由慢、中、快三个不同节奏所组成。二是它所歌颂的大多数是当地人们所信仰的噶举派和宁玛派及古代寺庙等内容。三是表演形式独特,在每场表演前,舞场中摆一张藏式桌子,上面放“卓苏切玛”及彩箭、青稞酒等以表示吉祥。表演时主要以妇女为主,男为陪伴式的表演形式。四是舞蹈动作以手为主。
整个同甲舞舞蹈表演是从领舞者的“嘟”声开始,在男队舞者们高亢的“嘟噻”声中结束。 首先从慢歌部分开始,由领舞(男子)发出“嘟”的声音作为开始的信号,女队唱起歌曲,所有舞者根据歌曲的节奏呈顺时针缓步转圈。女子脚下的步伐通常分为四步,第一步左脚迈出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由右脚和左脚接着迈出一步,第四步右脚向前悬空迈出不落地并重新落回原位,随后重复以上四个舞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