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樟树脚百草膏(衡阳市)
2018-05-21 11:23
【宝盖镇远景,山形水貌。叠入《清泉县志》卷首·县境图】
宝盖镇位于衡南县东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高林密,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有野生动物90余种,木本植物83科467种,药用植物丰富。
【衡南车江神农祠】
神农氏是中华民族之祖,也是医药之祖。他远涉华南,来到衡南境内亲尝百草,撰写了人类最早的医药著作《神农本草经》。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生日这天,衡南药人都要到神农祠祭拜。
【樟树脚老街,草药铺】
宝盖镇樟树脚村是衡阳通往江西的古驿站,也是草药的集散地。樟树脚人自古研习《神农本草经》,以草药医治百病。至今,从事草药人员数百人,中草药铺数十家,名气最响的属贺仁辉祖传秘方“百草膏”。
【传承谱系】
百草膏源于清乾隆年间,贺仁辉第五世祖(族谱上的姓名)在邻县安仁县拜师,学习了当时广泛推荐的汉医书《医宗金鉴》里记载的万应膏制作,后来回乡行医,根据本地病例进行不断配伍改良,更名为百草膏。贺仁辉已是第六代传承人,从小随父学医,采药熬药四十余年,于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百草膏医治了数千名患者,成为闻名乡野的民间草医。
【樟树脚百草膏熬制过程】
百草膏是由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官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等十九味本地草药,各取五钱研制,用净香油五斤浸泡,“春五夏三,秋七冬十”,这是樟树脚人浸泡百草膏的时间口诀,浸泡足日以后,再以文武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冷却后,用布袋滤去渣,一斤油药,对半斤淀粉,用桃柳枝搅拌均匀,再放水中浸十日,出火毒,即成黑亮如漆的百草膏。
贺仁辉同期声:百草膏具有消炎消肿、化脓生肌、祛除风湿的疗效, 主治腰椎、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乳腺炎、腮腺炎和淋巴结肿大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