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木板大鼓(河北省)传承人:王银杰
2018-05-21 11:03
王银杰,男,汉族,1948年出生,木板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王银杰16岁拜师学艺,师从温贵泉,18岁登台演出,1963年参加沧县曲艺队,1972年任沧县曲艺队队长。1989年沧县曲艺队解散后回家,至今在农村传唱木板大鼓。
王银杰擅长表演木板大鼓小段,台风潇洒,声情并茂,表演生动传神,嗓音宽宏,深得听众喜爱。街头巷尾那悲怆的《老来难》就出自于他。王银杰是个表现力很强的演员,说唱中夹杂乡间俚语,生动俏皮。为了心爱的木板,他曾三次放弃转正的机会,现在靠到集市上卖自已录制的木板磁带艰苦谋生。
王银杰所处的传承谱系为:庞凤成(1840-1920)→赵金香→姜宝臣(1880-1945)→温贵泉(1898-1967)→王银杰(1949年至今)→吴焕霞(1965年至今)。
王银杰表演的代表性作品有《罗成算卦》、《小俩口分家》、《劝善谚语》等精品名段几十段,录制的精品曲目磁带、光盘收藏在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
1992年元旦,应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部、国家保密局邀请到人民大会堂演出木板大鼓《小城风源》,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993年10月1日,应邀参加国庆文艺晚会,他表演的木板大鼓《自古燕赵英雄地》受到中央领导好评。2002年获沧州市第三届“狮城之春”艺术节优秀演出奖。2004年表演的木板大鼓《公仆情》获河北省燕赵群星奖。王银杰常年带领曲艺队到各地演出,多次赴京、津、沪及石家庄等地参加演出和比赛,并屡次获奖。自2002年,每年参加“古韵书场”木板大鼓说唱活动,为传播木板大鼓做出了贡献。
王银杰注重沧州木板大鼓传承人的培养,曾收徒吴焕霞、王天奇、李星、王旭,2007年沧州木板大鼓传习所成立后,每年暑假期间在传习所教徒授艺,传承沧州木板大鼓。
2010年5月30日至6月2日,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与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的“巴黎中国曲艺节”上,木板大鼓艺人王银杰和刘凤鸣演绎了一场《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其唱腔或高亢苍凉、或低回百转,带着沧州方言的独特韵味,外国观众一边看字幕一边欣赏,节目刚刚结束,雷鸣般的掌声就响了起来。他们的作品获得最高奖“卢浮金奖”。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亲自为王银杰、刘凤鸣颁奖。这是建国以来,中国曲艺首次获得如此高的奖项。在第六届“天桥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曲邀请赛上,王银杰、刘凤鸣两位老艺人精湛的技艺再次受到追捧,他们获得了大赛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