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刘凤鸣,男,汉族,1942年出生,木板大鼓传承人。

1962年,刘凤鸣师从温贵泉先生学习木板大鼓,1963年参加沧县曲艺队,1971年加入沧县文工团,是沧县木板大鼓专业琴师,1984年调入沧县中学,现退休。

刘凤鸣所处的传承谱系为:庞凤城(1840-1920)→赵金香→姜宝臣(1880-1945)→温贵泉(1898-1967)→刘银德(凤鸣,1942至今)。

刘凤鸣操琴动作娴熟,技艺精湛,还擅长表演木板大鼓小段,韵味纯正,表演形象生动。

刘凤鸣主要伴奏的作品有《刘二姐拴娃娃》、《小姑贤》等精品名段十几段,录制的木板大鼓磁带、光盘收藏在沧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自2002年以来,连续6年参加“古韵书场”木板大鼓说唱活动。2002年获第三届沧州市“狮城之春”艺术节优秀伴奏奖。2004年,他伴奏的木板大鼓《公仆情》获河北省“燕赵群星奖”。

2010年,在“巴黎中国曲艺节”上,刘凤鸣和王银杰表演的《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唱腔或高亢苍凉、低回百转,带着沧州方言的独特韵味,向世界展示沧州的古老文化,并一举夺得“卢浮金奖”,这是建国以来,中国曲艺首次获得如此高的奖项。在第六届“天桥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曲邀请赛上,沧州木板大鼓又在京城的大舞台上展露风采,刘凤鸣、王银杰两位老艺人精湛的技艺再次受到追捧,他们获得了大赛特别奖。

现刘凤鸣家珍藏一套大鼓书印刷本唱词,共有唱词12本,包括五个曲目,但仅有两个曲目比较完整。有关人士鉴定后认为:该唱词为铜版或石印印刷品,产生年代约在清末同治年间至民国初期之间。同时,他收藏的木板、鼓、三弦等乐器历史悠久,其中木板相传为祖师爷流传下来,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上一篇:【民俗】韩城丧葬习俗(渭南市)(市级)

下一篇:【传统戏剧】木板大鼓(河北省)传承人:刘凤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