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香河安头屯中幡(河北省)传承人:刘贺伶
2018-05-21 10:39
刘贺伶,男,1931年1月生,香河县安头屯镇安西村人,自清朝运河接驾乾隆皇帝会头算起,现为中幡会第八代传承人。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发展至清朝达到鼎盛,曾两次受到皇封。第一次是在乾隆帝时,御封两面幡面,一面题字为“龙祥凤舞”,一面为“人神共悦”;第二次是在咸丰帝时,御笔幡面两个,一书“风调雨顺”,一书“国泰民安”。目前,咸丰元年御封“国泰民安”幡面仍完好保存。
安头屯中幡发展至今已有100多个动作,以其功夫过硬、技艺超群、动作惊险、演技精湛、表演娴熟、可观赏性强而在民间花会中独树一帜,堪称民间花会艺术之奇葩。并经常应邀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花会表演大赛,连连捧得大奖而归,成为各种大型表演及庆贺活动必不可少的项目,深受群众的欢迎和爱戴。
刘贺伶18岁随其父刘玉秀开始学习中幡表演技术,经过10年勤学苦练,系统掌握了中幡的表演动作与要领,能够表演“背花”、“摘肩”、“就地十八滚”、“托塔”、“插剑”、“过肩”、“晃肋”、“穿山”等几十个动作,且表演动作娴熟。
从1983年至今,刘贺伶一直担任安头屯中幡会头,潜心中幡技艺传授,努力培养优秀传承人,积极组织中幡会开展活动,目前共有会员60多人。他还将祖先遗留下的中幡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形成了文字、影音等珍贵资料,为中幡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