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于金生,男,1953年出生于吴桥杂技世家,是杂技世家第19代传人,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曾任吴桥群艺马戏团团长和中国马戏团团长。

于金生从4岁起就开始学习杂技艺术,练习刻苦,基本功扎实。6岁时已学会了《跟头》、《吞剑》、《木砖顶》等祖传绝技,并随家人外出卖艺。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于金生如鱼得水,他独立组织了以于家家族成员为核心的杂技团。当时有25人,大都是他的亲朋好友。虽说开始时实力差,但于金生有胆识,身体力行,借贷人民币4000多元购置了大棚、马匹、乐器等。在节目创作上融杂技、马术、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相映生辉,颇有新意。他将大棚和广场演出的节目搬上舞台,连马术也搬到舞台上演出,很快名声大振。为了全面提高杂技团表演水平,于金生还在上海市杂技团和济南歌舞团聘请专业艺术导演来团,结合现代舞蹈,对原有杂技节目重新进行编排组合,从服装设计、整体衔接到每一个动作的造型亮相,完全打破了过去陈旧的形式。

于金生潜心研究中国马戏杂技的发展与提高,他独辟蹊径,以发展马戏驯兽与杂技融合为突出点,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特别是近年来,他在注重提高本团杂技演员节目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动物驯化和马戏发展上寻求新发展。相继添置了成群的狮子、老虎、狗熊、猴子等大小动物进行驯化,并且成功引进可驯化的大象作为特殊的“杂技演员”,开创了我国杂技界驯化大象的先河,成为我国唯一一支具有大象表演的杂技团体。

    他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杂技大赛,在俄罗斯国际马戏院成立100周年举办的国际杂技大赛中,他表演的“顶技”获取俄罗斯皇家金质奖状;在第三届和第六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大赛上,他表演的“马术”和“吐火”获得杂技节最具创新奖。他还结合自己扎实的杂技基本功和书法功底独创了“倒立书法”和“顶技书法”,融高超的杂技技巧于书法创作之中,被中国书法协会誉为“中华一绝”。 


上一篇:【传统戏剧】鸡泽梨花大鼓(河北省)传承人:张贵玲

下一篇:【传统技艺】豆油饼制作技艺(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