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美术 】炭精画(衡阳市) 传承人:夏嗣来
2018-05-19 14:22
近尾洲炭精画家夏嗣来。炭精画又名炭粉画,也叫擦笔画,是一种民间流传的绘画造型艺术。始于明清时期,为了纪念逝去的长辈,子女请画师画一幅长辈的炭精画悬挂家中。由于炭精性状稳定,有较强的附着力,画出来的人像黑白分明、光线柔和、细腻逼真,而且不褪色,可长时间保存晚辈对长辈的怀念之情,正如一颗初心不变,是中华民族孝道的文化载体。炭精画过去在城市乡村广为流行,而今随着摄影摄像技术的进步,城市里逐渐消失,乡村也日渐萎缩。近尾洲炭精画家夏嗣来仍然在坚持。夏嗣来,快80岁了,他从小酷爱绘画,自学炭精画,用心观察人的五官,追求线条精细,力争形神皆备。18岁开始以画相挣钱养家,不断改变画法。比如画人的眼睛,以前用棉花擦眼睛,现在改用炭笔画,使眼睛更加传神。比如有些老人没有相片,夏嗣来找后人相像的相片,再倾听后人讲述老人特点,通过想象完成画像,赢得每个顾客满意。为群众绘制肖像之余,他画领袖、画名人、画明星,不断追求艺术的表达,探索炭精画的造型规律,塑造更深刻的艺术形象,传递民间艺术的力量。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衡山唐群英纪念馆的唐群英标准相,就是夏嗣来老人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