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石鼓牌酥薄月饼制作工艺(衡阳市)传承人:鲁振华
2018-05-19 12:41
鲁振华,男,汉族,1954年出生于衡阳市。1971年到衡阳市江山南北特食品加工厂工作,拜糕点名师熊福田为师,因聪慧好学、勤奋努力受师傅青睐成传钵弟子。在名师的传、帮、带和实践过程中,鲁振华全面掌握了各派式产品的技术要点,对130余种产品的配方、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以及技术工艺熟练掌握,精通运用,22岁成为带班技师,业内领军人物。
1980年,鲁振华领衔《石鼓牌》酥薄月产品的创优夺牌研发项目,从产品的感官质量和技术标准寻找色、香、味、型的最佳状态,反复进行研制,终于达到国家优质产品技术水平。1981年《石鼓牌》酥薄月一举获得优质产品国家质量银质奖牌,首创衡阳市第一块国家质量奖,1988年复查继续获得国家银质奖,载入历史史册。衡阳《石鼓牌》酥薄月从此名震大江南北,衡阳特产变成中国名产。鲁振华推动和创造了衡阳市糕饼烘焙行业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辉煌。
为将衡阳食品带进国际视野,鲁振华先后参加湖南省和商业部有关科技研发、质量管理、商业管理的研修班学习,不断精进改良技艺,提升文化包装,加大宣传力度,塑造石鼓品牌,打造衡阳味道。继《石鼓牌》酥薄月之后推出《石鼓牌》圆黄蛋糕,获衡阳市科技创优成果一等奖。邀衡阳电视台拍摄《故乡月最明》,将酥薄月的故事搬上荧屏。撰写《浅谈衡阳食品工业发展》获评湖南省食品系统优秀论文,主持《酥薄月贮存保质研究》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鲁振华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聘为国家级糕点技术评委,成为中华糕饼研究院研究员。石鼓牌酥薄月现已是海内外衡阳人传统佳节特别是“中秋”的节日佳肴与标志,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都有衡阳“乡愁的味道”。
鲁振华为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石鼓牌酥薄月饼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