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南岳神戏(衡阳市)传承人:谭金鹤
2018-05-19 12:27
谭金鹤,男,汉族,1946年出生于南岳烧田村,班名祖镇,艺名岳云,奏名源法,录名罗鹤。谭金鹤十五代先祖谭友性到江西龙虎山学道,得到道家正一兼混元真传,回乡开设显应雷坛,教行于衡湘一带,发展十多个正一教分坛。至谭金鹤祖父谭佑德,父亲谭灏明,世代传道,从未间断。
1949年,谭金鹤父亲于安仁赶尸途中染病早逝,谭金鹤跟随祖父度日。祖父将道教神戏的吹打弹唱、书法、符咒、神霄、紫光、玄灵、朝斗、雷霆、度人、章炼、元皇、普庵、抚信、雪山、梅茆等样样技能一一传授于他,祖父带领他辗转乡间表演驱鬼降魔、超度亡魂、祈天降雨、祈福济生的神戏。1979年祖父年迈,将祖传坛场移交给谭金鹤。
南岳神戏,是道教正一混元坛场经常演出的酬神、求神朝神的戏剧,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先秦为巫歌傩舞,宋代为傩戏,清末明初,由宝庆府(邵阳)传入南岳衡山,融合地方花鼓戏表演艺术衍变为神戏,至今保留着原始傩舞风格,是体现南岳民间传统文化特色、承载南岳民间宗教文化内涵的南岳古文化化石。
谭金鹤根据回忆,将祖父当年言传身教的传统神戏剧目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其中有《大盘洞》《小盘洞》《迎仙》《造楼》《造船》《文监牲》《武监牲》《合神》《五福临门》《设坛神》《安龙》《下凡》《风筝会》《打锡壶》等唱本。他还将道家曲谱、道教音乐进行整理谱写,将神戏服装、神戏道具、道教乐器以及各种民乐乐器保留下来。他撰写神戏研究心得,发表了《南岳神戏》《辖神是神也是人》《方家大屋兴衰记》《樟包腊》《雷钵底的传说》《陶惠桥》《道教的“神符”和“禁咒”》《回忆龙虎山天师府受箓》《三不料传说》等文章。1998年开始授徒,成立“南岳神戏演艺团”,培养了文亚武、旷文平、肖正伟、康良等十多位神戏传人,将神戏传承,发扬光大。 2008年冬至,参加龙虎山天师府正一派受箓。2011年出版《衡山正一道乐选》2013年出版《衡山正一岳山派源流文集》。
谭金鹤为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岳神戏》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