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弄驴壮族民歌(文山州)
2018-05-19 10:25
弄驴壮族民歌是村民在继承壮族民歌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和日常生产生活体验,以吟唱的方式抒发群众思想、感情、愿望的民间文学样式。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宝镇弄驴村,是对当地壮族群众中民间歌谣的总称。
弄驴壮族民歌有古歌、月令歌、劳作歌、情歌、婚礼歌、酒歌、祝寿歌和孝歌等。弄驴壮族民歌以五言为主,杂言相辅。五言讲求押韵对仗,韵律十分严密,尤以首尾韵、尾腰韵和尾韵最具特色;杂言有一二言的,或三四言,或七八九言,或十几个字,便于抒情。艺术表达上,采用赋比兴等手法,并以赞美、夸饰、夸张、自谦等手法来结构词句。同时,村中还有较为特殊的传承方式,即用一个表意的图画符号和汉字记壮音的方式记录歌谣,提示歌手的吟唱。
弄驴壮族民歌不仅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传承,当地村民还以图画符号和汉字记壮音的方式来记录民歌,帮助歌手记忆民歌内容。目前,传承人有黄汉修、黄汉花、黄玉连、黄炳连、农美春等。
民歌歌词表达采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并以赞美、夸饰、夸张、自谦等手法来结构词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弄驴壮族民歌内容丰富,涵盖了壮族生产劳动、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天地、人与村寨起源,生、婚、寿、丧等人生礼俗,彰显着民间传统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与生存智慧,是研究壮族生活史的重要史料,并具有较高的民间文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