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川走书是宁波地方曲艺中的一个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独具的曲种。流传于北仑等地,追溯渊源,迄今有一百多年历史。 

早期蛟川走书仅一人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也无后场和唱,艺人只用两只酒盅,一根竹筷,有节奏的敲打,自唱自和。抗日战争前夕,逐渐演变成以一唱一和的形式,在庙宇、祠堂或晒场地用木板搭成一个小平台,演唱者开始用静木、纸扇、手帕等作小道具,伴奏也改用竹板、竹鼓打出有板有眼的节奏,并在落调时用清口唱和“哎哎哩啊……”的基本调。抗战胜利前夕开始使用二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解放后发展到多档形式,有时还增加琵琶、三弦、箫、笛等多种乐器伴奏。 

蛟川走书的曲调有30余种,常用的有20余种。如:小起板、基本调(蛟川本调)、赋调、抗调、词调、平湖、哭调等,但至今还保留着落调时的和音。蛟川走书大多唱演义类长篇大书。传统书目主要有:《大明英烈传》、《杨家将》、《包公案》、《七侠五义》、等。现代书目方面主要有《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黑凤》等。  

上一篇:【传统戏剧】日喀则昂仁县迥巴藏戏(日喀则地区)

下一篇:【传统戏剧】藏戏(日喀则南木林湘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国家级)